“小机组”亮相厦航“魔法”航班

6月1日,在厦门飞往西安的MF8217航班上,“乘务长”严思涵(前左)正在为旅客“服务”。当日是“六一”儿童节,在厦门飞往西安的MF8217航班上,小朋友们担任“机组成员”,开启神奇的“魔法”旅程。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大山深处绽放“美丽产业”

清流县地处福建省西部,生态环境优越,耕地面积15.3万亩,全县花卉种植面积12937亩。由于清流鲜切花具有花苞大而饱满、花色艳有光泽和切花率高的特点,享有福建省“鲜切花之乡”的美誉,成为全国最大鲜切花基地之一。清流鲜切花也因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流花卉产业带动了3450多户农户参与生产经营,直接从业人员达15580多人,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以上,去年实现年产值3.2亿元。
防御强降雨 福州街头一餐厅用沙袋挡板墙防积水

2日上午,福州的降雨还在持续,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在五四路一家名为“筷子豪情”的餐厅,在门口已经堆砌了沙袋和木质挡板,足有1米多的高度。餐厅的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卫生,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从昨天下午就开始堆沙袋,做好提前防范准备。”
厦门:垃圾分类从源头抓起

2017年,厦门市加大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建设,鼓励市民从源头、基础环节参与垃圾分类。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根据厦门市统一部署,到2020年底,厦门全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将不低于95%,全市范围内(含农村地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长乐姚坑:探奇僧故里 解历史谜题

长乐的文岭镇,本就是一个美丽的滨海之地。这里有山海相依的自然风光,古来传说此地“钱堆山、银堆岭,玉带环腰,黄牛躺地,吃用不愁”。位于文岭镇西部的阜山村,正如传说自古富足,如今犹胜,以鱼产品冷冻加工为主的阜山村已是长乐首批的亿元村。记者组这一期要探寻的福州滨海文化景观,正是阜山的一个自然村——姚坑。
大山里的光影梦

5月31日,“逐梦路上‘影’领前行”——福建省摄影家援建摄影希望小学20周年摄影回顾展在屏南县古峰镇举行。
1997年,在全省摄影界的帮助下,全国第一所摄影希望小学综合楼奠基,次年落成。一转眼20年过去了,这所小学在各界摄影人士的关心支持下,茁壮成长、欣欣向荣。
南靖:土楼情人山 茶园美如画

土楼情人山,在福建南靖县书洋镇枫林村,距南靖土楼云水谣景区约3公里。情人山,原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周边遍植茶树。
福州城区亮化提升改造基本完工 夜景节点每晚亮灯4小时

5日晚,鳌峰大桥及两岸22幢高楼的夜景灯光秀,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赏,酷炫又有榕城特色的灯光效果让大家连连点赞;完成夜景升级的南街,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分列两侧,配上精心点缀的夜景灯光,让人体会历史和现代交织的美感。
永春香产业 融出新“燃点”

在经济重镇泉州市,永春作为山区县,经济体量不大,工业总产值这一数字亦不显眼。
然而,永春的香产业,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作为首个国家级的制香基地,起源于海丝文化的永春制香业,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经过近几年年平均20%以上的增速,2016年永春香产业链的产值达到56亿元。
组图:直击高考第一天

6月7日,全国瞩目的高考拉开了帷幕。新华网记者在福建泉州的多个考点探访,用镜头记录这一特殊的日子。据介绍,今年泉州共设12个考区、43个考点、1320个考场,全市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有38032人,比去年增加4572人,增幅13.66%。
咏春拳进驻警院 传扬武学奇技

咏春拳源于福建,风靡世界,影响广泛,深受欢迎。在2017“世界文化与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6月8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咏春拳正式进驻福建警察学院,开设传承示范基地。同时,设在福建警察学院内的“咏春拳传习所”亦同步开张启用。
福建:清理海漂垃圾 守护蔚蓝海洋

福建省连江县黄岐镇是重点渔业养殖区,2017年1月以来,针对海漂垃圾日益泛滥的现象,该镇引入了专业的市场化保洁队伍对中心渔港及周边渔业养殖区进行海漂垃圾日收日清,并对沿岸生活垃圾及海上船排垃圾进行定点收集,使得昔日脏乱差的海岸环境大变样,再现了浪清沙白的渔港风情。近年来,福建沿海各地逐渐加大海漂垃圾治理力度,初步建立了海漂垃圾治理工作机制,针对主要的海湾和渔排养殖区开展海漂垃圾综合整治。
高考结束 家长考生忙留影

8日下午5时,今年福建省普通高考全部结束,我省共18.82万考生参加高考。
记者来到福州屏东中学考点看到,校门外聚集了许多等待孩子的家长,家长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珍藏高考记忆。随着屏东中学大门正式打开,考生们涌出考点,大多人面带笑容。家长们有的给孩子送上鲜花,有的与孩子深情相拥,有的则拿出手机、相机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