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楼(风琴博物馆) 市民声音>>> “鼓浪语音乐沙龙”成员白毅: 这两年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对鼓浪屿进行整改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的鼓浪屿确实不那么拥挤了,也安静了一些。 申遗成功有助于保护岛上珍贵的历史文物、遗迹,但是鼓浪屿的意义不仅在于建筑,还要保护好鼓浪屿人的“精神家园”。在鼓浪屿的老别墅举办音乐沙龙,原是老鼓浪屿人日 常生活的一部分,音乐是他们精神家园中很重要的部分。鼓浪语音乐沙龙,就是想通过音乐,努力让这种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不要断代。我坚信,音乐能够让鼓浪屿人“回家”,鼓浪屿也能让音乐回家。 鼓浪屿居民谢绵聪: 申遗成功,是对鼓浪屿历史的肯定。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全球经济一体化等议题下,拥有百年历史荣光的鼓浪屿正是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典范。 我的先人们下南洋奋斗拼搏,后出于乡愁,受“落叶归根”观念的影响,回到鼓浪屿置了这份家业,无形之中也把他们的后代“束缚”在这个岛上。我们也是鼓浪屿多元文化交融、不断发展的见证者,现在它受到了这样的认可,作为老鼓浪屿人,我们能不高兴么? 在去年鼓浪屿成立的公共议事会上,我提出了鼓浪屿旅游应该如何适应申遗后的新变化,如何转型这样一个问题,要让世界各地的人来到鼓浪屿觉得实至名归。申遗的成功,对我们来说,更应该思考如何“守业”,让更多人认识到它的价值,共同守护它。 “老鼓浪屿人”黄孕西: 我对于鼓浪屿的记忆一直是那个宁静质朴、多元包容的小岛。随着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如今的鼓浪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希望不论如何变化,那种多元的文化修养和人文气息不变,也希望通过申遗成功能更好地保护和提升鼓浪屿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如果可以,是否能够再考虑通过引进学校,为鼓浪屿的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