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闽赣的古城古驿道。 起义军的一次隆重追悼活动 福建日报记者 唐亚新 1927年9月,南昌起义军在入闽后的第二站上杭举行了一场颇为特殊的追悼活动。 “时任南昌起义部队第二十军军长的贺龙在上杭城东门林家祠,亲自主持了这场追悼大会。”上杭县政协文史学习委副主任温云远介绍说,被追悼的革命烈士名叫贺文选,湖南桑植人。 “八一”南昌起义中,他率部执行阻击敌人增援、就地歼敌任务,为起义建立奇功。8月25日,起义军南下至壬田时遇强敌封锁,贺文选英勇负伤,9月12日转移至上杭时,不幸牺牲,时年28岁。 这次追悼会也是起义军入闽以来,极为隆重的一次追悼活动。由上杭当地文史部门编撰的1988年第12期的《上杭文史资料》,这样记录当时的场景:“由起义军官兵和上杭各界人士代表组成的送葬队伍,护送棺柩沿街直下。起义军由100多名官兵组成的短枪队,走在队列最前列。城区群众分别在街道两旁,肃立致哀。”“送葬队伍一直送到烈士安葬地点——簸箕岭。” “南昌起义军在闽期间,像为革命烈士举行追悼之类的纪念活动并不少见,这也体现了革命前辈们博大的革命情怀。”在温云远看来,这些活动让群众看到了这支革命队伍与旧军阀的明显区别,对之后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人民军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962年12月,贺文选烈士遗骸移葬至上杭县革命烈士公墓,并立有烈士纪念碑。如今,上杭当地亦会经常组织相关的纪念活动。 ■红色名片 丘棣华(1901—1931) 原名绍棠,上杭县旧县镇人。1922年,考入厦门集美学校,接受了“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思潮影响,参加爱国学潮,因而辍学。1925年,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上杭当地最早的党员之一。 1926年春,曾由校方派往南京、上海发动工人群众准备支援北伐战争。1926年军校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在叶挺独立团任侦察排长。 1927年秋,丘棣华参加南昌起义,任叶挺十一军的独立营营长。随后,跟随南昌起义部队入闽。1927年10月,出任中共旧县支部书记。1929年8月领导旧县农民暴动成功。同年9月,率第六赤卫大队配合红四军打入上杭城。上杭县赤卫大队改编为上杭县赤卫团任团长。后又担任闽西红军红六团团长。1931年5月,在上杭县白砂镇不幸罹难。 江德贤 (1906-1930) 曾化名杨柳青,永定县湖坑乡南溪村人。1926年10月在漳州参加北伐军。同年底进入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调叶挺部“铁军”任排长,兼连党支部组织委员,参加南昌起义。随后随起义军入闽,并担任中共闽南特委(后为福建省委)永定交通联络站站长,负责闽西南和粤东地区党组织的联络工作。 1928年6月参与领导永定金丰暴动,担任暴动总指挥部委员。此后任闽西红军第七军十九师五十六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苏区反“清乡”作战和开辟永和(永定、平和)边苏区的斗争。1929年初调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在厦门、漳州地区从事学生运动。1929年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特派员,并组建中共泉州特别支部,任书记,为泉州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1930年4月在泉州不幸被捕,在福州英勇就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