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写下《乡愁》的老人走了 无尽感伤绕故里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刘益清 | 时间:2017-12-15

2015年11月8日,余光中在永春余光中文学馆开馆庆典上致辞(刘益清 摄)

东南网12月15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刘益清)“真是苍天无情,世事难测!两年前的11月,余先生回家乡参加以他姓名命名的余光中文学馆开馆庆典时,身体还十分硬朗,想不到今天竟已乘鹤归去,让我们感到巨大的忧伤和无尽的惆帐!"

12月14日中午,获悉台湾媒体报道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因病逝世的消息,永春县煤管局局长、文学爱好者刘辉煌在电话中怀着深深的悲痛对记者说起了往事。

刘辉煌曾供职永春县委宣传部和县委办,和余光中有多次面对面的接触。“他是一个敦厚大雅的儒者、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文学大师,一生创作的诗文和译著无数,是当代华语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他的逝世,是世界诗坛、文坛的巨大损失。"刘辉煌这样评介他的乡贤诗人。

刘辉煌在微信中写道:“有幸全程参与余老第一次回永春的‘原乡行’活动,犹记先生的《八闽归人》和《永春芦柑》……先生乃真正学人,待人谦逊儒雅,君子之风,山高水长。”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曾在南京金陵大学、厦门大学就读,1948年迁居香港,后赴台,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其祖居地为永春桃城洋上村鼎新堂。半个世纪多来,余光中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歌和散文。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一首《乡愁》,传诵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被广为传诵。

余光中家乡永春县曾投资数百万,邀请现代派舞蹈名家万素,根据这首《乡愁》意境,创作排演大型音乐舞蹈诗剧《乡愁》,余光中和夫人范我存曾专门来到泉州观看这部舞台剧的首演。记者当时现场采访他对乡愁的感悟时,这位诗人说:“我在诗里表达的乡愁,是对故乡、对母亲乃至对大陆和中华文化母体的思恋,诗中的愁,是淡淡的感伤,是略带温馨的柔情愁绪,并非深仇大恨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