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阚小冬分享福州垃圾分类的“监、捡、减、建”做法。 “环保+艺术”成为推广新模式 来自厦门的陆海环保公司,专注利乐包回收17年。在论坛上,除了他们介绍的利乐包回收技术,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他们创建的“陆海拾尚”平台。 “我们主要做的是环保的前端,通过环保+艺术,让环保做得更有序、更时尚,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环保事业。”陆海拾尚网络有限公司的段杰说,成立“陆海拾尚”,不仅为陆海环保公司建立前端回收支持系统,而且其新颖的形式也让更多人参与到环保大家庭中。 段杰介绍,他们经常组织、支持一些文创、艺术类活动。比如支持晋江一对夫妇的海洋净滩行动;组织环保文创市集;组织“丑食派对”,倡导减少浪费;举办艺术沙龙,请艺术家来把艺术和环保结合起来…… 陆海拾尚还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利乐包回收活动。 “扫一下二维码,就会看到页面。可以把利乐包寄给深圳一个仓储点,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再生礼品。目前除了深圳,在厦门、宁德、福州也有开展这种回收,物流费用都由我们负责。”段杰说。 线下,他们在小学、高校、素食餐厅、饮品店、小区等设点回收利乐包。而且还在制作厦门数字餐厅的地图,希望未来可以和餐厅合作建立回收点。“目前回收站不单独收利乐包,因为价格比较低,有收的也当纸板卖,这比较不环保,也是资源的浪费。”他介绍说,利乐包是纸基复合包装材料,其中75%成分是纸浆,20%是PE膜,还有5%是铝膜,经过分离提纯可以获得多种产品。 经过实践和测算,他们发现小学的利乐包源最稳定,量也最多。“一所没有供应学生奶的小学,每周利乐包回收量为13~15公斤,按此计算,厦门岛内98所小学每个月就能回收5~6吨,每年为45~54吨。整个厦门市有325所小学,每年可回收约150~180吨利乐包,这个量是很大的。而有供应学生奶的小学,每周可回收30公斤,估算下来数字更加可观。”他说,希望社会环保力量或者政府有关单位能够相互推动,把学校、社区这块的利乐包回收做起来。除了利乐包,回收站不要的其他低回收价值的废弃物品,也可以寄给他们处理。 “做环保,我们有优势也有痛点。”段杰坦言,优势是“陆海拾尚”这个平台,有企业、时尚达人、文创艺术家和高校的环保协会参与,能够经常受邀开展垃圾分类和利乐包回收的讲座、开展环保手工课程等。痛点就是转运和仓储,这是回收企业的最大成本。为此,他们也跟一些企业洽谈合作,与饿了么、美团建立联系,希望后者在送餐过程中,能够把客户喝完的牛奶盒顺道带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