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足球比赛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林先昌 | 时间:2017-12-21

比赛现场,江苏代表队对战云南代表队

东南网12月21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身穿2号球衣的边锋带着球穿过对方防线,并示意队友注意配合,进入对方区域后,他凌空一脚将球踢进了球门。这是今日上午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的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奥融合组比赛的一幕。

21支队伍近300人角逐参赛

据介绍,特奥融合足球比赛为五人制足球赛,运动员由4名智力残疾的特奥队员和1名健全人作为融合伙伴组成。赛事由中国残联和教育部主办,福建省残联、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建师范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20个省、市、自治区的21支队伍近300人参赛,比赛时间将持续到25日。

黄其文是来自云南昭通的特奥队员,在几次助攻和射门都贡献了力量,赛场上他和队友配合默契。“他刚到学校的时候,留着鼻涕和口水,讲话不清,无精打采的。”云南昭通巧家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兴平对记者说,经过这两年的足球训练后,整个人变得自信、精神,也学会了团队合作,运动康复效果明显。李兴平认为,通过参加足球等运动,让残障孩子们能够通过体育找回自信,在运动中锻炼团结合作、人际沟通交往等能力。特别是这种融合运动,对于他们今后回归社会生活、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

主办方介绍,此次比赛倡导对智障人士接纳、包容、尊重的理念,践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精神,是促进智障人士融入社会、与健全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残疾人提高自身素质、展示自强精神的魅力舞台。

“在与队友相处的一个月多时间里,感觉与他们的交往更加轻松、真诚。虽然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反应时间较长,但不会成为沟通的阻碍。”上海代表队的融合队员王字鹏表示,“虽然队友有很多东西不会,但我会尽量帮助他们。”

通过融合运动培养团结协作、拼搏的意志

在赛场上,连江代表队身着5号球衣的林综伟(音)正在带球进入对方区域,绕过防守人员,准备大脚射门。他的教练郑连兴说,他刚到学校的时候比较的散漫、自闭,不爱与人交流说话。通过足球运动,他不仅喜欢上了足球,整个人也变得很开朗、活泼。

“对于特奥队员来说,参加此类比赛可以开拓视野,对智力康复有所帮助,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拼搏的意志。”海南代表队的教练员高中岩说,在与融合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对特奥队员的沟通能力也有帮助。

长期关注残疾人体育健康的亚洲适应体育学会副主席、福建省残疾人体育研究指导中心理事长梅雪雄认可了教练及老师的看法。“智障人士在社会上属于弱势群体,由于身体条件限制,在很多方面都有困难。关爱这一部分人群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合,让这部分人群和健全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梅雪雄说道,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他们可以了解社会、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生活信心,从体育中享受快乐。这也是特奥精神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