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 离待产妇还有多远?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林智岚 | 时间:2018-01-04

缺乏分娩科普教育

每一位妈妈,最担心的是分娩镇痛对胎儿是否安全。一些错误、过时的知识广为流传,导致不少孕产妇对无痛分娩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认识误区重重。担心无痛分娩会造成产后腰痛等后遗症;特别是一些老人家“生孩子哪有不痛的”观念根深蒂固……

“其实,无痛分娩时麻醉药用药剂量极低,只是剖宫产手术的1/5~1/10,只是阻断了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仍然有感,让子宫收缩不受影响,对胎儿是没有影响的。”周主任谈道,无痛分娩会让产程延长,第一产程延长20~30分钟,第二产程延长15~20分钟。产程的延长,对于孕妇来说,可能觉得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助产士和麻醉师来说,就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孕妇的变化,责任更重了。

产痛的种种,让不少人患上“分娩恐惧症”,而“剖腹产快速、安全、不受罪”等误解,助推了剖腹产率的上升。从整体现代医学思维角度看,椎管内分娩镇痛用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剖腹产率。

“生孩子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还有无痛分娩这个项目。我以为,要么顺,要么剖,无论哪个,都要受罪。希望能够多宣传普及让产妇知晓。”陈女士说。

“疼痛的时候,家属一点都帮不上,当时很无助。我一定要跟其他姐妹说,生孩子要用无痛分娩,这对产妇来说是人道的。”连双庆说。

记者手记>>>

让产房不再成“惨房”

医院产房里产妇因疼痛的大喊大叫,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产房成了“惨房”。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要求,为孕产妇提供优质的住院分娩服务。当前,医院都在主张“舒适化医疗”理念,积极运用现代医学手段降低孕产妇的生育痛苦也应是“优质服务”的内容。

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国内的公共卫生服务依然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无痛分娩长期遇冷背后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长期“欠账”,医疗服务定价不合理,医疗人才培养的供给不足等等。专业上,产科麻醉注重临床管理,而重操作、轻管理的氛围,使实现麻醉进驻产房、建设以团队医疗为核心的现代产房困难重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让产妇有尊严地生产”难以成为可能。

为了解决更多难以忍受分娩之痛的产妇的顾虑,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有关部门应当大力推广无痛分娩这一既经济实惠、安全性也有充分保证的技术。将无痛分娩尽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另一方面,提高麻醉师,尤其是中小医院麻醉师的地位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