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他们为钢轨“体检”

来源:东南网 | 作者:程枝文 | 时间:2018-01-18

 
高特探伤工推着探伤车在工作

由于高铁列车一般都在白天运行,因此,高铁探伤工们只能昼伏夜出。“深夜11点至次日凌晨5点,是我们的工作时间。为确保每一寸钢轨的安全,工作必须极为严谨细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问题,有时一蹲下来就是几小时。”王飞告诉记者,福州工务段福州线路车间共有探伤工80余人,负责辖内1300公里沿线钢轨的探伤,平均每次要在钢轨上行走十几公里,每隔一小段距离就要测一次,每公里要弯腰400次,算下来一个晚上弯腰四五千次。去年,他们共检测出51处重伤钢轨、270多处轻伤钢轨。

26岁的探伤工王文杰,来自江苏连云港,只有4年工龄,但对工作已轻车熟路。王文杰介绍,两条轨道看起来简单,要检查的项目却很多,得背着一个很大的工具包,包里有支距尺、扳手、铁锹等十几种工具,检查项目包括高低检、曲线检、轨缝检……每项都要一人检查一人复核,全靠人力推着探伤仪器在钢轨上来回跑,“到了冬天,还须经受寒风侵袭”。

“深夜走在轨枕上,推着探伤仪器作业,腰酸腿痛是难免的。每次下班后,身子像散了架一样。”王文杰说,探伤工是个技术活,依靠1003钢轨通用探伤仪和GT-2探伤小车等仪器设备,对铁路轨道内部进行探诊。如果发现伤损,仪器就会报警,就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每寸钢轨、每个焊缝,都事关高铁的行车安全,探伤只能“步步为营”,没有捷径可走。

近年来,列车速度不断提高,对钢轨冲击力不断加大,钢轨的伤损不断增多。加上春节临近,过往列车有所增多,必须加大钢轨探伤的力度。因此,高铁探伤工们就更忙了。“工作虽然辛苦,但看着每天列车疾驰,千千万万的旅客安全抵达目的地,我们就很有自豪感。”王文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