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玻璃,古老工艺如何重获新生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树红霞 | 时间:2018-01-19

 
一笔一画精心描绘。

倾心佛教题材,传播丝路文化

杰瑞堂倾情创作的佛教彩玻系列,对接敦煌的丝路文化以及全国各大寺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4年,杰瑞堂为浙江海宁关帝文化宫打造的关帝故事系列彩玻灯画,成为文化部和中华文促会大力推广的经典案例。时隔一年,杰瑞堂为南京秦淮河夫子庙景区打造的一系列唐代侍女彩绘玻璃落地宫灯,装点到景区,收获不少点赞。

杰瑞堂还着手与北京恭王府和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合作,准备在福州建立“中国唐卡文化中心-水晶唐卡分中心”,把杰瑞堂独家制作的彩绘水晶佛像传播到国内外。2015年,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郭杰就曾把杰瑞堂的彩绘水晶唐卡作为国礼,赠送给尼泊尔王室。

值得一提的是,杰瑞堂的水晶唐卡作品“千手千眼观音”,全球首创,现由美国国家艺术馆收藏。

赵献计划在未来三年,与国家文物局、敦煌研究院合作,在我省规划“晶彩敦煌”文化旅游项目,以彩绘玻璃为载体,把封闭的敦煌石窟壁画展现出来,在海丝发源地福建打造一个文化亮点,向世人传播丝路文化。

“如果这个项目落地福州,就可以把陆上丝绸之路的敦煌文化搬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地福州,向全世界展现中华丝路文化之美,同时扩大福州本土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赵献充满了憧憬说。

2015年6月,全美市长峰会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东道主旧金山市长李孟贤专门向杰瑞堂订制500对敦煌飞天彩绘水晶酒杯,送给与会的500位美国市长。借此机会,杰瑞堂将中国丝路文化传递到美国政治精英们手中。

杰瑞堂的大厅,挂着一幅福州古地图。那是清康熙年间远道而来的荷兰友人手绘的地图,真实再现了300多年前福州的城市原貌,见证了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地位。这一作品原作现存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当初赵献见到这一地图时,就非常兴奋,他想用福建古老的彩绘技艺将古地图完美呈现于水晶玻璃之上,并做成小幅的伴手礼,作为福州市的友好礼物,赠予联合国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在国外,彩绘玻璃就像中国人日常使用的陶瓷用品。外国人喜欢在家里摆放彩绘花瓶、烛台、相框、挂牌、夜灯等。杰瑞堂的彩绘玻璃产品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广受欢迎。

这两年,杰瑞堂也开始从做产品升级到做文化工程。福州最老的泛船浦天主教堂的彩玻工程,目前正在由杰瑞堂制作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