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海丝”底色,福建文化“走出去”“活起来”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18-01-28

东南网1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 林宇熙)

海路千年,扬帆济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省深入挖掘海丝文化、海洋主题、海峡特色资源,建设福建文化海外传播平台,力促文化贸易与文化交流融会贯通,文化“走出去”不断升温。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努力实现精神文明高品位。“高品位”成为今年省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建设文化强省,就要不断提升文化创新力、竞争力和软实力,这也将成为福建文化持续“走出去”,不断“活起来”的底气。

以文化自信 促交流合作

“戏曲活化石”南音、厦门漆线雕、德化瓷器、畲族银器……去年8月,一个个彰显八闽神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马来西亚马六甲市的“中国·福建文化海外驿站”。

继闽侨书屋布局五大洲之后,我省再推“中国·福建文化海外驿站”布局海外,这也是福建首创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工程。据介绍,我省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5~8个国家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力的“福建文化海外驿站”,逐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

省人大代表、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式耀表示:“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出发点。只有做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闽派声音才会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更有影响力。”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四大文明,沿途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与合作的现实基础。因此,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加大对海丝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将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根基。

“去年,我省通过出台保护传承专项政策措施、摸清家底加大戏曲保护力度、推进戏曲精品创作取得成效、加强展演扩大福建戏曲影响、加强地方戏曲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戏曲进校园进乡村等六个方面的工作,使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厅长石建平说。

地方戏是福建文化的瑰宝,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中国戏曲史的缩影。去年,我省牵头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全国公布了348个剧种,我省摸清了23个戏曲剧种现状,并对省内652个国有和民营戏曲演出团体进行了登记。

省政协委员、莆田藏云堂艺术品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林建军建议,基于我省优越的人文、地理、经济等优势,以及历史赋予福建的机遇和使命,以福建省牵头成立“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强化同海丝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创文艺精品 促贸易畅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通过能引起海丝沿线国家共鸣的文艺作品,传播福建文化,无疑是“心相通”的最佳载体。

省政协委员、省歌舞剧院院长孙砾说,大型舞剧《丝海梦寻》的传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到一个地方,大家都通过这台戏知道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知道‘海丝’起点在泉州,通过泉州了解福建,通过福建了解中国。”

近年来,以《丝海梦寻》为龙头,我省打造出越来越多具有福建特色、面向世界的优秀剧(节)目,如越剧《海丝情缘》、莆仙戏《海神妈祖》、杂技剧舞蹈诗《海峡情缘》和舞蹈诗《大海,我的家》等,推动形成福建海丝文化艺术精品集群效应。

孙砾建议,应坚持精品创作,多出力作、佳作、大作、杰作,支持优秀特色文化重点项目发展,形成福建文化艺术精品集群效应,推动福建文化加快“走出去”。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克服文化差异,以海丝沿线国家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能够理解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媒介传播文化,强化文化参与与体验。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也助推福建文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福建文化贸易呈现与对外文化交流相结合的趋势,成为更好地推动文化“走出去”,取得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有效途径。

省人大代表、莆田市油画艺术产业协会会长林剑平说:“眼下,从政府、行业协会到商家、画家,都在思考莆田油画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薄利多销、规模效应’的加工业思维习惯,把整个行业的定位提升为文化艺术业、工艺美术业甚至现代服务业。”

莆田油画产业优势明显,是全球著名的油画三大产业基地之一,去年获评“中国油画产业之都”。全市油画产业年生产总量占全球的30%,其中90%以上销往欧美市场,产值高达20亿元以上,直接影响着世界油画市场的走势,是国家文化产品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省文化产品进出口额为13.97亿美元,同比增长27.63%。其中,出口额1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7.98%;进口额2751.3万美元,同比增长12.13%。

正是文化这个“软力量”,促进了不同文明交织交融,从而推动了经贸、投资等经济要素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