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托溪乡恢复昔日美景。 齐心协力,美化乡村环境 站在洋尾村村尾的福星桥上往鹤溪上游看,只见清可见底的溪水中,或红或青的鲤鱼、各类叫不出名的小溪鱼在畅游,一道拦水坝和一根污水排污管如五线谱般横卧在宽敞的水面上。坝边可见村民忙碌浣衣、悠闲垂钓的身影,岸上杨柳依依,菜圃茶园纵横,楼房民舍林立,好一派乡村风光。 托溪乡在治理石板材污染的同时,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能动作用,发动乡贤筹集资金美化乡村环境。 因受2006年桑美台风洪水带来的石沙、淤泥和石材厂排放废渣影响,洋尾村福星桥上下游的河床淤积抬高,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吴开朔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7年,村民吴寿山买了设备准备经营建筑用沙石,吴开朔动员他,先清走河道里的沙子和花岗岩废渣。 因上游建水电站,鹤溪水道日渐干枯,特别是枯水季节仅剩涓涓细流,完全失去了当年水丰景美的风姿。 2010年3月9日,吴开朔回乡探亲的侄子吴茱萸带来了希望。吴茱萸表示,为了让乡村美起来,愿意出资修建拦河坝。一年后,吴茱萸给洋尾村委汇来20多万元,并委托叔叔吴开朔牵头建坝事宜。吴开朔立即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在福星桥上下各50米处修建两道拦河坝。大坝建成蓄水后,村两委又组织热心村民集资1.1万多元,购买观赏性鱼苗投放水中。 此后,托溪乡投资2400多万元,综合治理河道3.5公里,建设防洪堤2.1公里,并在托溪沿岸修建江滨公园和1500多米步道长廊。 2016年,托溪乡将污水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在托溪、洋尾两村实施改水改厕,建设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实行“户集、村收、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模式。 2017年以来,该乡多次组织干部深入鹤溪上游的圈石、峡头、溪坪等村检查督导河长制工作,并组织村两委对6条主要河道进行彻底清理,清淤河道3公里。与此同时,督促矿山原业主对矿山实施生态恢复。在政府引导下,石材厂被拆除后的部分厂房,被村民有效利用建成了茶厂。 今年1月,托溪村老党员刘美庆、刘美县等6名热心村民组成村务公益基金理事会。为避免枯水期断流,河床裸露破坏环境,在理事会动员下,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到15天,一条长60多米的拦河坝建成投入使用。 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漫步在托溪江滨公园,只见处处姹紫嫣红,映山红、桃花争奇斗艳,蜂飞蝶舞;公园外宽阔的河面上,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一片春意盎然。 浙江庆元县游客陈得勇日前驾车前来游玩,开心地说:“这里的景色好似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