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我们被数字改变着的生活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树红霞 张颖 陈旻 林智岚 王帅 | 时间:2018-04-12

打车软件,降低了出租车空载率,市民出行更方便了。游庆辉 摄

手指间轻松享美食

采访对象:连洁(机关工作人员)

福建日报记者 树红霞

当网络像水、电、气一样成为生活刚需,当在线订餐如火如荼、私房菜走俏朋友圈,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身为80后美食达人,我也不例外。

平日里,机关工作按部就班,忙忙碌碌,是数字生活使我享受到了便捷、找到了惬意。早上赶时间,来不及吃饭,上班途中打开手机上的外卖APP,点一份心仪的早餐,到了单位即可享受到热腾腾的美食。工作累了,网上点一杯咖啡,调节一下紧张的工作。遇到高兴事,一份外卖点心让办公室的同事一同分享快乐。

数字时代,给家人做一顿美味佳肴同样变得更加便捷。京东、永辉、新华都等商家都推出了送货上门服务,可选择1小时送达,也可选择定时段送达。下班途中,打开APP,选择需要的食材下单。到家时,新鲜食材也同时送到家,不但节省了时间,也解决了购物挤、购物累之忧。

上周末,在家里正准备做饭,小区广播响了——因管网建设,接自来水公司通知,停水半天。

放在以前,遇到这样的事,难免会因不方便而抱怨。如今,拿出手机,点击外卖平台,参考食客评价,选择家人共同喜好的“永辉超级物种”商家,下单点击率最高的特色菜——“三文鱼铁板炒饭+味增汤”“煎牛排”“法式龙虾”。不到半小时,快递小哥就把热乎乎的餐食,完好无损地送到家中。打开简约别致的包装,色、香、味俱全,突发情况也不会使我们的美食生活打折。和家人一起在音乐声中慢慢享用大餐,停水带来的烦恼随之烟消云散。

除了在家享受美食,到外就餐也有了更多的参考。朋友圈、各类美食公众号,上面有好友新发现的特色小吃,还有很多美食达人的真诚分享。

发现了心仪的商家,只是第一步。因为既要吃得放心,又要吃得舒心,还要吃出健康与文化。这时,“大众点评”“美团”等软件就派上了用场。

这些流行软件,用起来着实方便,既能查阅食客们对商家菜品、环境图文并茂的评价,又能提前在很多店家定位置、抢打折。更重要的是,“厨房重地闲人免进”几个大字不再是遮挡消费者监督眼睛的挡箭牌,越来越多的外卖平台做到了“明厨亮灶”“阳光仓储”“透明车间”,建立了食品安全档案,可以从中筛选,放心点餐。另外,举报商家作弊,还有机会领红包。

去年寒假,我和朋友一起带上家人去北京游玩。作为朋友眼中的美食达人,寻找美味的差事,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习惯性地打开“大众点评”,查看食客们发的评价、图片,做好美食攻略,最终选择了一家极具京城特色的“四世同堂”。这家餐馆装修得古色古香,里面还有京胡等表演,可以做到品京城美食、赏京腔文化两不误。下了车我们一行人来到店里,因为提前定了位置,既免去了排队等号之苦,又可以快速下单特色菜,轻松地享受美食盛宴,丝毫没有陌生城市的不适感,反倒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心灵之旅。

数字时代使我的生活变得更舒适更时尚更智能。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