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川县城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
东南网5月5日讯(本网特派记者 卢金福) 十年前,“5.12”地震完全摧毁了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城,之后,北川县城搬到了新址。在汶川大地震1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了“新”与“旧”两个北川县城,如今老县城已成为地震遗址,记录着灾难时的毁灭,不少民众前来缅怀和祭奠遇难同胞,而新北川在重生中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展现出灾难后的新生与奋进。
今日,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采访团走进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记者看到,当年的地震受损情形现在仍历历在目,众多废墟仍然耸立着,碎石瓦砾、破裂的卷闸门、未搬走的桌椅,显示着那场灾难的巨大破坏力。

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前凭吊和祭奠遇难同胞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是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规划保护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保护面积0.79平方公里。2010年5月面向社会公众适度开放,已成为人们纪念和学习抗震救灾的场所。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地震遗址内北川中学新区仅剩一个旗杆
当天,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前凭吊和祭奠遇难同胞。北川中学同学会一行二十多人穿着统一的T恤,依次在纪念碑前向遇难者敬献鲜花,表达对他们的哀悼和敬意。
“十年了,大家想回来看一看、走一走。”原北川中学的一名学生说,地震时他才读初三,亲眼目睹身边不少人遇难,今天同学会特地组织大家一起悼念遇难同胞,现在他已经走向了工作岗位,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北川这十年的发展比以前好了很多。

新县城的建设突显民族特色
新北川县城坐落在安昌河畔,依山傍水,距离老北川县城大约只有三十公里。新县城取名为永昌镇,寓意“繁荣昌盛”。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北川有羌族人口8.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4%,是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的建设同样突显民族特色,记者看到,城内政府机关、医院、图书馆、文化馆等建筑设计羌族特色浓郁。
如今的新北川县城高楼林立,街道干净宽敞,各种公共设施完善,处处是的青春和活力。十年来,北川的经济社会民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超预期突破50亿元大关,增长9.1%、增速居全市县市区第三位;服务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项指标增速居全市县市区第一位;脱贫攻坚顺利通过市初验和省考核验收、第三方评估,全年实现4404人减贫、4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以下。

北川电商产业港
北川县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势头强劲,荣获第二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7年电商交易额突破130亿元。当天,记者来到了北川电商产业港,产业港由O2O体验中心、孵化中心、创客中心、培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等“五中心一基地”组成,主要为“我们搭建平台,让农村的特色产品能够有渠道走出去,同时也为农民代买代购外面的商品,有‘下行’也有‘上行’。”北川电商产业港负责人祝宪智告诉记者, 5月份,还将开设第一书记扶贫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据介绍,目前,产业港入驻企业57家,实现网上销售额1600万元;入驻创客120位。全县在电商产业港的带动下实现企业触网率达到90%,建成电商平台4个,电商经营主体463家,开展电商培训6000余人次,建成县级运营中心3个,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64个,建成物流体系2个。

四川省乐川科技有限公司是北川的一家高新企业
同时,北川在通用航空、食品医药、新型建材、应急等产业方面加快发展,全县规上企业达到36家,总部经济初见端倪,普网、北华、富民村镇银行等总部经济蓬勃发展。
记者看到,北川吸引了不少的高新科技企业入驻,成立于2017年4月的四川省乐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项目一期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40余亩,是一家专业从事电视机、计算机、通信设备等高端电子产品装饰配件、铝制装饰件等研发制造的企业。2017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5537万元,主营业收入5528万元。
目前,北川正大力实施“品牌先导、绿色崛起、双创驱动、开放粘合”战略,着力打造文旅发展引领区、精品农业示范区、通航经济创新区、应急产业先行区,努力建成“大美羌城、生态强县、小康北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