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省大学生辩论赛在福州举办 130多位选手“唇枪舌战”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卢金福 | 时间:2018-05-26

比赛现场

东南5月26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的人失业,替代了大夫(医生)、车夫(司机),将来丈夫是不是也会被取代。”“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问题,解放了生产力。”今日上午,2018年福建省大学生辩论赛暨第十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选拔赛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开赛,现场正反双方围绕“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进行了紧张而激烈的辩论。比赛为期两天,共吸引了来自福建的27所高校报名参赛,130多位青年辩才展开“唇枪舌战”。

本次赛事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共青团福建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承办。

130多位青年辩才展开“唇枪舌战”。

在为期两天的赛程中,辩手们围绕着“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家风比社会风气对人的一生影响更大还是社会风气比家风对人的一生影响更大?”两个辩题,同台竞技、针锋相对、唇枪舌战、思辨较量,体现了新时代高校青年的人文素养和思辨才华。本次比赛决出的两支冠亚军队伍,将代表福建高校参加7月下旬在福州举办的第十七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本次比赛还将评出团体前四名,最佳辩手、优秀辩手、优秀指导老师若干名。

今年共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集美大学和闽江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等27所高校报名参赛, 130多位青年辩才参与角逐,参赛队伍及选手人数为历届福建省赛之最。参赛队伍既有多次历经“海辩赛”锤炼的高校代表队,也有首次披挂上阵的新生代,参赛选手经过选送高校精心挑选或由选拔赛选拔产生的,实力不俗,高手过招,看点颇多,更多精彩,值得聆听。

比赛现场选手在台上辩论。

据介绍,本次比赛辩题融科学性、可辩性、趣味性于一体。第一个辩题聚焦科技创新,引导辩手在人工智能发展应用日益广泛的背景下,从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辩析人工智能带给人类发展的利与弊,在争辩中获得真知灼见,辨出内在关联,促进人工智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开出人机共生的和谐社会之花;第二个辩题聚焦文化传承,引领辩手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建设,在激辩中厘清影响人生的重要因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培养家国情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本次比赛由两岸评委联手出席。

本次比赛由两岸评委联手出席,邀请了5位大陆评委和2位台湾评委组成7位评判团,其中,大陆评委王安白教授是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演讲口才协会联盟常务理事、著有《辩论竞技》等辩论专著,台湾评委陈江泗是台湾青商会前副会长、嘉义大学杰出校友,台湾评委翟铸是中华文创学会厦门分会会长。大陆评委均为“两非人士”,即非本省参赛高校毕业、非本省参赛高校专兼职教工,确保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