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团走红 校园好声音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潘抒捷 | 时间:2018-05-28

合唱团表演视频截图。 徐聪 供图

火了的背后是冷思考

这一次六中合唱团演绎的《鱼歌》,是厦门音乐人苗子创作的闽南歌谣。“这首曲子旋律非常漂亮,和声、架构、歌词等也不同于传统主打苦情的闽南语歌曲。”徐聪说,合唱团演绎过的《青花瓷》主打中国风,《稻香》则是R&B,他们用阿卡贝拉搭配闽南语歌曲,目的是实现风格多样化的同时,回归闽南语文化圈,用歌声唱出厦门情怀,传承闽南文化。

与《青花瓷》拍打身体、《稻香》击打桌面和杯子不同,《鱼歌》手脚并用,一心三用,难度更大。“这是很有讲究的,比如《稻香》的节奏明快,所以采用杯子击打,但这种方式就不适合《青花瓷》。”徐聪说,每次编排一首曲目,两名老师都要先找人唱出小样,设计糅入动作,确定效果后再教给孩子。

如今,六中合唱团每推出一个新作品,都能在网络上引爆点击率。不仅线上,线下也先后受央视、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等邀请录制节目。不过,面对网络的“火爆”,六中的师生则显得非常冷静。陈琦告诉记者,目前正值期末备考,一些电视台、传媒公司抛来邀约,多数都被婉拒。

“孩子们毕竟身份是学生,在学习和演出之间,要以学习为主。学校也要求,尽量少接受媒体采访,对各种商业合作,更要慎之又慎。”厦门六中校长欧阳玲表示,学校坚持走“学艺并举、德才兼备”的办学路子,学业教育之外,艺术教育、创造教育和心理教育硕果累累,面对爆红,师生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度消费,更不能因为这种短期内的火爆关注而失去对艺术教育更深层次的追求。她坦言:“希望这些孩子不只现在表现好,将来会更有后劲儿,他们未来的发展才最关键的。”

徐聪和高至凡也很冷静:“我们只想纯粹地用‘阿卡贝拉’这种表演形式做出优秀的音乐,最终目标是希望让更多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