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省中考各学科试卷特点解读(A卷)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张立庆 | 时间:2018-06-25

化学

测试学科素养 引领化学教育

化学试题充分体现学科特质与育人价值,全面检测基础知识、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引领我省初中化学教学扎实开展培育科学素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学科教育。试题特点如下:

一、紧密联系实际

以新闻报道、社会热点等素材设置问题,测试化学基础知识、获取信息与问题解决能力及证据推理、社会责任等素养。如第1题,以全国生态保护大会为情景,立足日常行为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11题,以“3.15”晚会为素材,立足化学视角审视并驳斥谣言。试题以社会热点、现实问题作背景,体现应用性与实践性,让学生感悟“身边的化学”和“有用的化学”。

二、揭示学科特质

精选素材并设问,强调从微观视角分析问题、解释现象,或结合反应条件与规律分析物质转化及其应用,体现“宏-微-符”的学科思维、研究与创造物质的学科特征。如第2、3、8题,测试对化学符号的理解;第12题,从微观水平审视催化作用机理;第14题,强调应用物质转化条件及其规律解决生产问题。这些试题测试“宏微结合”“变化守恒”等素养,并让学生感悟“独特的化学”。

三、重视实验探究

开展物质组成、变化条件与规律等的探究,是检测实验技能、探究能力及“科学探究”等素养的有效途径,还有助于学生感受物质世界客观真实性、感悟“客观真实的化学”。如第10题,根据实验目的、物质变化规律等,对方案可行性、结果可能性作分析预判;第15(2)和(3),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制氧条件与催化效率的研究,要求设计实验过程、处理实验结果,并融入实验安全教育等。

四、展示前人智慧

精选化学史实、合理设计问题,在检测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通过“读化学故事,悟前人智慧”以增进“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如第3题以《本草纲目》记载的“最早合成的四种无机药物”为素材,第13题以史书记载的“敞锅熬盐”技术为素材,在考查化合价、“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内容的同时,揭示先人的化学智慧,展现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化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