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栋斌在给村民介绍专业优势(福师大美术学院供图)
东南网7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实习生 陈舒怡)近日,福建师范大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实践队、旅游学院实践队分别走进了宁德市霞浦县以及武夷山,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院学科优势,携“双创”下乡助力精准扶贫。
美术学院携“双创”下乡助力精准扶贫
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实践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栋斌,黄旭曦、胡新地、王鑫等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宁德市霞浦县开展“青年红色之旅创新创业设计下乡青春奋进产业兴村——基于大漆工艺应用型创新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创新的设计思维方式,希望利用当地丰富的贝壳类资源,和大漆结合制作各类工艺品,为霞浦滩涂周边的村民们提供多元的的兴村渠道。
为了让村民们对这种新型的创收方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践队在宁德市霞浦县长春镇武岐村的礼堂向当地的村民展示了贝壳类工艺品。“霞浦盛产贝壳类资源,这是我们利用这些资源和大漆结合制作的挂饰、摆件,你们今后可以利用好当地这些资源,制作工艺品出售,增加收入。”实践队的成员李钰婷在解释这次活动的意义时,还和队员们一起现场教村民们对贝壳进行粗加工。

实践队成员李钰婷现场教村民们对贝壳进行粗加工。(福师大美术学院供图)
霞浦县旅游局局长陈言足对于福建师大学生双创下乡助力精准扶贫的尝试表示了赞赏,并表示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将活动推进成为一项长期的扶贫项目,切实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
据了解,接下来福建师大的艺璞漆艺团队将对霞浦县当地优质的贝壳材料进行统一采购,加工的工艺品将会借助全国广电电商产业服务平台——广电天团进行销售。广电天团也将把这个项目纳入“广电天团大学生双创扶持计划”,利用自己的宣传和渠道资源,积极给予扶助,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这次活动也得到了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的关注。博物馆展宣部的陈主任表示,博物馆将为这些特色工艺品举办专题展览,同时也会帮助这些工艺品拓宽销路,助力霞浦的精准扶贫工程。
旅游学院为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
日前,旅游学院师生30人在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志斌带领下深入到武夷山,开展了主题为“访山问水情牵武夷,一带一路茶香天下”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武夷山茶文化、民宿业等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

学子们参访了武夷山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福师大旅游学院供图)
学子们分别参访了武夷山香江名苑茶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武夷山的茶文化历史脉络、茶叶的生产、销售、品鉴等各内容,并到茶山实地参观,实地辨识了各种类型的茶叶。同时重点考察了武夷山“茶人之家”、彝山兰若、山丛、茶隐山房、碧水云庐等民宿,并与各民宿经营者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实践队员还到武夷学院进行访问交流,并参访了旅游学院的客房实训室、调酒室等学生实训室。参访过程中,黄志斌副书记与纪院长就两院师资力量、硬件软件、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通过三天的实地考察,旅游学院实践队深入了解了武夷山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发展现状,对武夷山如何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在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同时如何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