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山格镇:从“心”开始 干群共奏乡村振兴曲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庄严 | 时间:2018-07-27

外国背包游客入股 加盟建设美丽乡村

沿着山路,驱车来到土田村。只见人头攒动,游客众多,都是慕名前来漂流的。

村主任钟勇智感触地说,我们村能有钱搞旅游开发,多亏了镇里帮助解决了柚子卖难问题。

村民邱顺清是种柚大户。他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白肉蜜柚价格从每公斤最高4.20元跌到0.8元左右,红肉蜜柚从每公斤最高7.6元跌到1.8元上下。果农每卖1公斤,大约要亏损0.4元至0.8元。”

2016年11月,挂村镇副书记赵勇发现柚子出现卖难,立即将问题反映到镇政府。

山格镇有6.5万亩柚子树,柚子是村民的主要收入。山格镇政府经过调研,决定要把价格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柚农手中。在镇政府的支持下,2017年,种柚大户张明光牵头成立山格镇蜜柚协会,专门负责蜜柚收购。当年,山格镇的蜜柚卖出好价钱。邱顺清家中的1万多株柚子树,收入近百万元。

镇政府还引进6家大型蜜柚加工企业,柚农把品相不好的柚子卖给加工厂,每公斤也能卖2元多。

“我现在不是贫困户了,我是柚花谷乡村旅游景区的股东。”村民张国荣自豪地说道。

原来,看到镇干部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村民杨武汉萌发了组织村民一起集资办旅游的念头。他的想法得到镇政府的全力支持。

彼时,荷兰背包客威姆恰好来到土田村,当地美丽的景致让他流连忘返。在村民家借住期间,他得知村里集资建旅游景区的消息,便主动找到杨武汉,要求入股400万元,一起建设美丽乡村。

2017年10月20日,土田柚花谷乡村旅游景区获县政府批复。许多村民成了景区的股东。张国荣等9户贫困户也以1万元入股,加上在景区工作,工资加分红,每月能收入3000元。

“猪圈村”获得新生 游客纷来抒发乡愁

山格镇要说变化最大的当属隆庆村。隆庆村位于绿水青山间,但由于养猪传统,村里有200多间猪圈,被人称作“猪圈村”。猪粪便污水直排,这些年来,隆庆村环境卫生每况愈下,一到夏天,密密麻麻都是蚊蝇。

如何改变?2016年9月,副镇长吴鸿章到隆庆村挂村,第一件事,就是发动群众清理长达1公里的污水沟。经过整治,穿村而过的溪水再也不臭了。水清了,村民们清洁家园的信心也高了。村干部蔡炳成带头拆除了自家的两间猪圈。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不要任何赔偿,200多间猪圈6天时间全部拆除完毕。接着,村民又响应村委号召,家家户户建起了化粪池。

污染源消失,隆庆村获得了新生。走在村中的石板路上,路旁的竹篱整齐又葱郁。往日的猪圈改造成了一座座小花园,花香代替了臭味,污水成了清流,让人心旷神怡。

位于村中心的蔡家堡,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闽南民居的一个典范。村民们众筹1000多万元进行了修缮。如今,重修后的蔡家堡,青砖砌墙,红瓦盖顶,显得古朴又别致。村民还在蔡家堡设立了村史馆。现在,隆庆村成了游客抒发乡愁的好去处。

在山格镇,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干部深入群众后,对于群众在想什么、忧什么、急什么、盼什么了然于心,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更强了,各项工作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戴。2017年,山格镇区域生产总值达到52亿元,全镇13个村全部告别了空壳村,在平和县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