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顶天立地”育人才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张颖 | 时间:2018-10-22

“以往企业普遍采用国外技术,催化剂汽油异戊烯转化率在60%左右,而我们联合天津大学、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催化填料可以实现85%以上的转化率,具有能耗低、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中心负责人邱挺说,今年上半年这套技术已在泉州石化160万吨/年催化轻汽油醚化装置上成功应用。

此外,福州大学绿色石油化工团队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等技术,在中国石油下属7家企业规模化应用,累计为企业创利20多亿元。

2014年以来,学校对外签订横向合作合同超过1800项,社会服务总收入超过7.5亿元;借力福州技术市场开展专利收储,推进专利实施战略,签订专利实施合同46项,合同经费2330.57万元。

互融互惠拓展“无界”育人空间

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福大的双创教育风生水起。

近年来,福大积极调整和优化本科专业结构,主动融入福建产业转型升级。除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产业之外,还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油气储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方面基本全覆盖。

在育人模式系统化综合改革中,福大在育人平台上积极融入企事业单位资源。比如,利用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资金设备、科研平台、师资力量、实践场地等优势,通过共享实验室、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共建实践实习基地、共育师资队伍、共促科技攻关等措施,撬动资源,打造“没有校门边界”的培育平台。

今年9月,福大组建首届人工智能实验班,主要面向人工智能覆盖的计算机、控制、机械、通信、电子等学科方向学生,采取“跨学科交叉复合、科教协同”进行培养。

福大教务处处长于岩表示,科教协同是教学的立足点。实验班学生每4人组成一个团队,均有指定导师指导开展科学研究,旨在提升创新研究能力。同时,依托中海创等行业龙头企业,所有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均直接介入企业项目,开展实践训练,践行产教融合。

办学实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福大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专业对口率均超过88%,毕业生签约率、就业率位居福建省高校前茅。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永正说:“在传统产学研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用,办学模式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做到‘顶天立地’。作为福建省唯一一所省属‘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州大学通过办学模式创新,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于学校办学全过程,内促学科专业优化发展,促进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育人质量水平;外引各方优质资源互融互惠,为拓展育人空间、激发创新活力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载体与平台,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