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莆仙戏 风流世代传
莆仙戏《海神妈祖》剧照 许武 摄 83岁的“阿妹丕”黄宝珍来了,68岁的“生火”陈先镐来了,77岁的“柳氏”王国金来了,72岁的黄美云来了,84岁的“大娘”姚金铸来了…… 一个个闪耀着戏台光芒的名字撑起了莆仙戏半个多世纪的辉煌。2017莆田市莆仙戏迷协会向莆仙戏艺人致敬活动在莆田举行,在大家熟悉的鼓锣笛管八角琴声中,再现“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的热闹场面。 扮演莆仙戏《团圆之后》中柳氏的王国金老师,当年才19岁。该剧曾于1959年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观看演出,并和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同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其后香港影视界改编成《同命鸳鸯》影响海外。几十年来,由该剧改编成的电视剧、各种舞台剧盛演不衰、百看不厌。 跨越半个多世纪,古老莆仙戏在新时期迎来新发展。近年来,莆田市大力实施莆仙戏振兴计划,开展“莆仙戏曲进校园”、“梅妃杯”莆仙戏青年演员比赛、莆仙戏“薪火相传”新老艺人专场演出等活动,建立“名师带新徒”培养机制,并复排传统经典剧目、经典折子戏,创作推出了一批精品剧目。 通过一系列推精品挖“旧”剧、在传承中提升传统文化的举措,莆仙戏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历时2年多复排完成的濒危古老剧目《目连救母》(上中下)引起广泛关注;莆仙戏《魂断鳌头》赴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莆仙戏经典传统折子戏”进京参加文化部组织的福建省经典折子戏展演,均引起全国戏剧界的持续关注;新编历史传奇剧《海神妈祖》,入选国家艺术积极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并在国内多地演出累计60多场,观众近10万人次,今年远赴东南亚跨越2个国家4个城市,巡演历时12天,影响广泛。 12月3日,第七届福建省艺术节颁奖仪式上,莆仙戏《塔伞行》获得第二十七届戏剧会演一等奖,该剧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编剧为国家一级编剧周长赋,导演为国家一级导演徐春兰,由国家一级演员黄艳艳和优秀青年演员俞植联袂主演。雄厚的制作班底预示着有了心血倾注、延续千年艺术魅力的莆仙戏,“有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