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改革开放同行与时代发展共荣 □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赖爱光 1 8日上午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很激动人心,很鼓舞志气。 我成长在改革开放中。我是从印尼回来的归侨,从福建师院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福建师范学院光仪厂。当时国内光学领域的技术还比较落后,为了完成电子部下达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制作国防建设用的各类镜头,我和同事们立下愚公移山志,在光学领域不知疲倦钻研探索和忘我劳动,为填补国家光学领域的一些空白,作了应尽的奉献。我们厂的镜头,先后在北京地铁、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纪念堂得到应用。根据国防需要,又把它推广到研制雷达电视跟踪镜头和导弹制导上。党和人民给了我热切的鼓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走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也期望自己尽量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调研,我了解到中小民营企业最缺的是科技人才和新品开发能力。我帮助他们培养设计人才、建立技术创新队伍和平台,还根据企业的需要把我的研究成果无偿让给他们。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要使光电产业成为我们省的一个支柱产业。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在履职人大代表期间,最关注的是科技人才和科技的发展的问题,例如,2006年我牵头和其他代表一起提议修订科技进步法,提出了三十几条修改建议,很多意见被吸收到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里。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成功,是中国人民靠孜孜不倦的学习、勤奋和聪明才智换来的。我建议,多宣传这种勤奋、拼搏、创业的精神,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华民族是怎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难忘履职经历 见证人大进步 □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慧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我在改革开放时期的15年人大代表履职经历,见证了这个制度的不断完善、创新发展,以及它焕发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我的第一个体会是,坚持立法先行,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40年来,全国人大始终致力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结合起来,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我的第二个深刻体会是,代表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是代表工作制度不断健全。《代表法》系统地从法律上对规范和保障代表执行职务作了规定,全国人大对《代表法》进行了三次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细化了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方式,强化了代表履职的保障措施。二是代表建议工作不断创新。例如我在2004年提出“对一些重要问题,应作为重点建议给予重点办理”的建议。全国人大高度重视,2005年开始每年都会筛选出一些重点建议进行督办。三是提高质量已成为代表履职的目标追求。我认为,无论是提议案建议还是审议发言,心中一定要有“质量的追求”。四是代表参与常委会、专门委员会活动常态化。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代表人数逐届增加,而且建立了委员长和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代表座谈及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的制度。 进入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踏上新的历史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会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作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