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位于长泰县陈巷农民创业园区的醉花轩鲜切花生产基地一片繁忙。 林少波 王磊 摄 新品崭露头角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新品类花卉开始崭露头角。 南靖县兰花协会副会长张森苗表示,受审美趋势转变影响,自带传统文化属性的国兰开始走出小众玩家圈,春节期间销量与价格水涨船高。从业近15年的他,在南靖拥有6亩兰花园,农历腊月至春节前,每天销售额约2000元。 三角梅销量也有所提高。 “以往,三角梅主要用于城市绿化、园林造景、室外布展等工程中,如今,经过矮化、造型的三角梅开始以小盆栽的形态进入居家场景。”福建省花卉协会三角梅分会会长叶俊兴表示,漳州是省内三角梅的主产地,种植规模近3万亩,年产值达到10亿元级别。其品种也从过去以工程苗为主增加到近300种,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山野草也是新秀。 山野草借用的是日韩园艺业的概念,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可对应“饰草”,意指山林绿野间的草本植物,经人工驯化成可供案头培植的微型园艺品种。在国内“草玩圈”,山野草内涵要丰富得多。草本植物、青苔乃至微小型蕨类等案头小品,都可冠以此名。姬翠竹、姬月季、虎耳草等初具产业规模的品类,是个中代表。 “回归传统文化与向往自然野趣,是山野草走红的动因。”魏昌是南靖县科技花卉中心负责人,从事花卉苗木业超过20年。如今,他主攻山野草产销,从日韩市场大量收集新品种,进行在地规模化生产。眼下,他主力经营的是从日本福岛一带引进的姬月季。春节前,他家的姬月季日出货量200多盆,单价近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