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3日讯(通讯员 林冰冰)山高、路险、地少、民贫,曾经是宁德市周宁县紫竹村的伤痛。这座深藏山坳的小乡村曾是远近知名的“贫困村”,如今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这座小山村成功“脱帽”,走向致富之路 。 位于周宁县东南部山坳中的紫竹村,海拔约610米。多少年以来,一条延伸到乡里的泥土路,是村民与外界联通的唯一出路。 “地无三尺平,车不能行,马无法走,小得还不到一鸡笼人。”两三年前,邻村人都这样打趣紫竹人。闭塞的交通,阻隔了紫竹人脱贫的脚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让紫竹村拥有一条硬化道路是紫竹人多年来的梦想。但修路费用上千万元,对于穷困的紫竹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发了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2017年,在厦门兴办企业的村民陈木成找到村两委,提出由他出资、村民出力,共同打造乡村特色产业的建议。 紫竹村延伸出的沥青路在大山中蜿蜒盘旋。(林冰冰 摄) 在陈木成与村两委的动员下,寄托着村民脱贫梦想的这一建议得到全村人的支持。有人捐出修路的土地,有人义务修路,一年后,一条宽8.5米,长3.1公里,总投资1600多万元的沥青路在大家的努力下连接到宽敞的乡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也打通了脱贫的“最后一公里”。 “建设四好农村路,才能编织乡村振兴梦,而乡村的发展建设,也离不开乡贤的助力。”周宁县副县长许春林表示,陈木成的回归让紫竹村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有什么需求,县里都会尽量满足,也真诚邀请更多的乡贤回来帮助美丽乡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