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诗歌日,海峡两岸诗影音在福州交融碰撞

来源:东南网 | 作者:蔡丽洁 | 时间:2019-03-21

“中国心•两岸情”海峡两岸(福州)世界诗歌日交流活动在福州文艺家之家举办。(主办方供图)

东南网3月21日讯(本网记者 蔡丽洁)3月21日,“中国心•两岸情”海峡两岸(福州)世界诗歌日交流活动在福州文艺家之家举办。活动共分为“中国诗歌的脸”全国知名诗人肖像及作品展和“悦读时光·让诗歌走进生活”专场朗诵会两部分,吸引了数百位诗歌爱好者到场,欣赏诗、影、音的交融与碰撞。

海峡两岸诗歌同根,文化同源

本次展览由福州市摄影家宋醉发和青年诗人三米深共同策划,其中,宋醉发系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近20年间为大量中国诗人拍摄肖像并形成“中国诗歌的脸”摄影品牌,生动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诗人群体与时代同步伐的创作轨迹。

现场共展出包括吉狄马加、食指、舒婷、李少君、陈先发、雷平阳、汤养宗,洛夫、余光中、席慕蓉、痖弦、方文山,谢冕、孙绍振、哈雷、吕德安、伊路等100余位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优秀诗人的肖像及其代表作。

展厅正中,宋醉发、三米深、陈俊杰、林宗龙等艺术家、诗人创作的名为“寸土言同根”的艺术装置为活动增加了亮点,该装置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诗刊》杂志和福州市文联主办刊物《海峡诗人》拼构而成,寓意海峡两岸诗歌同根,文化同源,血浓于水。

活动最后,来自福建省海峡朗诵艺术团的朗诵艺术家与现场诗歌爱好者进行互动,朗诵了吉狄马加、舒婷、李少君、汤养宗、洛夫、余光中、郑愁予、古月、哈雷、吕德安等名家名作,并进行才艺展演,使诗歌文化以有声的形式传入参展者的内心。

相机背后的“诗眼”,守望诗歌净土

迄今为止,《中国诗歌的脸》影像诗集已出版了2辑,并在国内各个城市相继举办展览。摄影家宋醉发在80年代也曾创作诗歌,至今活跃在诗歌现场。谈起该主题摄影的初衷,他告诉记者,“在市场经济时代,诗人是最不被关注的文化人,那就我来关注,我来记录。”

“‘中国诗歌的脸’影像专题摄影是从朦胧诗第一人食指开始的。当时这张照片被人评价为‘诗歌苏醒的第一眼’。我受到鼓舞,便从最初计划的100位延续至今,拍摄超1000位诗人,今年是拍摄的第十六年。”宋醉发告诉记者。

宋醉发告诉记者,编一本书他要读十万首诗,在读过诗人作品之后进行拍摄,便多以抓拍的形式为主。他说,“要让我的取景框,走进诗人的内心,反映出他内心的世界与诗歌之间的关联。”近年来,宋醉发也将目光锁至年轻诗群。宋醉发表示,目前拍摄的年轻诗人影像多以摆拍的形式为主,他计划下一步将根据青年诗人的作品程度,挑选编撰第3辑《中国诗歌的脸》。

该活动由福州市文联主办,福州文学院、福建省作家协会青年作家委员会、福建海峡诗歌影像艺术收藏馆、福建省海峡朗诵艺术团共同承办。主办方表示,当天的活动以摄影艺术和诗歌朗诵为载体,旨在生动反映海峡两岸诗人血脉相亲、文脉相通的创作生态。

该展览出将持续一周,至3月27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