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游笑春)5日下午,备受期待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开馆。作为本届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会设置综合应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智慧社会、数字生活、数字福建、主宾省等七大展区,吸引了包括华为、百度、阿里、联想、浪潮、科大讯飞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在内的421个单位参展,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政府、机构或企业。展示内容涵盖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凸显了“互联网+”“智能+”最新应用成果,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核心展区位于5、6、7、8、10号馆,总面积5.6万平方米。走进现场,科技感迅速扑面而来:VR体验设备触手可及、机器人接连涌现、人脸识别技术打开新世界…… 本报记者现场发回一组特写,带您一起去看展—— 5号馆展示的可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5号馆: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 产业发展开启“云上之旅” 福建日报记者 游笑春 世界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为产业发展开启“云上之旅”。 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智慧零售……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已经成为各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在本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5号馆展区集中展示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成就,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其他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等领域的典型成果。 镜头一:机器戴上“手环” 人戴上智慧手环后,能监测心率、血压等健康状态。机器戴上“手环”会如何? 记者在5号展馆看到,一台普通的冲压机,在连接一个“手环”后,马上就“上云”了。设备的开机率、作业率、生产能耗、产品合格率在屏幕上一目了然。这些数据,在采集完后还被用来构建机器数字画像,诊断健康状况。 这个“手环”,是一台工业设备数据采集与互联设备,出自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有了它,企业只需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远程监控大部分工业设备的数据或程序,并进行设备诊断、程序维护和故障报警,设备管理变得更智能、高效、安全。 “市面上主流品牌的主流机种基本都支持,我们采集数据快,不用厂家开通权限,短时间就可以实现智能升级。”公司工作人员谭斌介绍,“工业现场设备的数据通过‘手环’被传到云端服务器后,我们的云平台会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解决设备种类繁杂、管理困难等问题,并对设备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和维护保养提示预警,提高生产效率。” 镜头二:试衣可以“百变” 只需站在一台设备前拍下照片,输入身高体重等数据,机器就能为你生成一个3D人体模型。随后,你就可以开始试穿系统内的所有服装。由于所有服装模板都已数字化,能进行360度旋转试装,其试穿效果优于常见2D智能试衣镜。 在5号馆的海尔数字科技展位,人头攒动,许多人挤在机器前,想要尝鲜这个最新的数字化成果。 工作人员吴健告诉记者,这款智能试衣镜是海尔COSMOPlat服装个性化定制生态平台——海织云的一部分。后者,可实现服装从下单、制版、裁剪、缝制、水洗、后整的全流程信息化和“互联网+”改造,缩短生产周期。海织云打造的版型数据中心,成为智能试衣镜的数据来源,并应用于B端。 “这套系统目前主要陈设于品牌服装店内,未来将开发手机App。它不仅可以改变购物者的消费习惯,也改变店铺的管理方式。”吴健介绍,以往,店铺服装盘点需要人工数算库存数量,费时费力,如今,只要手持智能设备绕店铺服装感应一圈,计算机便能将服装的型号、数量记录在云端,精确、便捷。 镜头三:年龄“一拍”便知 “27岁,男,抓拍1次。”当记者路过一块名为“旷视城市大脑”的屏幕时,屏幕很快便显示出记者被抓拍到的照片,并显示出年龄等信息。 当记者准备再看一眼照片时,由于路过的人太多,屏幕迅速刷屏,不断滚动显示的路人头像信息令人眼花缭乱。 工作人员刘晔告诉记者,“旷视城市大脑”的拍摄和计算速度是毫秒级的,无论是谁,只要被摄像头捕捉到脸,系统就可以快速估算路人年龄。 “我们的图像识别技术被用于智能安防领域。”刘晔说。 6号馆的5G+AI体感互动游戏,吸引众多观众体验。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6号馆: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 新产品有新体验 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有神经、有大脑”的机械手臂 “这个机器手臂有什么特别的呢?”不少经过中国联通展位的观众对眼前这个重复抓取动作的机械手臂产生了兴趣。 “这个机械手臂可与众不同了,它是‘有神经、有大脑’的机械手臂。”中国联通研究院研究员王源野介绍说,“我们常见的机械手臂,只能按照设定的模式在同一环境中重复抓取动作。如果遇上无序的环境,它就无法工作了。这款机械手臂搭载了视觉系统和中枢系统,可以对环境进行感知、分析,继而做出判断。” 网红兄弟“蜗小白”和“蜗必达” “它们遇到行人会自己停下来么?”“这车能送多少个快递?”“能送到小区里吗?”“怎么取件?”“能送外卖么?”市民热情的提问让来自北京智行者科技公司的商务人员谢宏祥应接不暇。不过,对于小谢来说,这样的应接不暇他早已习惯,因为公司每次参展“蜗小白”和“蜗必达”都能成功“吸睛”。 “蜗小白”和“蜗必达”是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扫地车和无人驾驶物流车,他们是5G技术与无人驾驶相结合的最新一代智能车联网产物。 据介绍,“蜗小白”能够在1小时内完成3000平方米的清扫指标,并且每1台“蜗小白”可连续工作6~8小时,可覆盖式完成20000平方米的清扫工作。而“蜗必达”凭借完成1257公里外远程操控“送咖啡”的壮举,轰动业界内外。 中国二维码有了全球唯一身份标识 没有炫目的设计,也没有华丽的展台,但是统一二维码标识注册管理中心(UTC)的展位依然吸引了不少客商的注意。 据统一二维码标识注册管理中心产业发展部工作人员罗涓介绍,该中心是首家设立在中国的全球代码发行机构,负责全球二维码代码“MA”在中国区域的注册发行、运营服务、标准制定、认可评定等工作。 “MA”代码与其他二维码有何不同呢?罗涓说,“MA”代码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委员会、国际自动识别与移动技术协会三大国际组织所授权认可,成为全球二维码统一标识的专属代码。 8号馆的智慧电视机顶盒、OTT盒子等芯片产品很吸引人。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摄 8号馆:综合展区+数字福建 数字为发展赋能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数字三农助力振兴 “产自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播种于2018年4月25日,2018年5月20日与2018年6月20日各施一次有机肥,采收于2018年9月18日……”在数字福建馆现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追溯一袋浦城大米的前世今生,了解其产地、生产环境、农事记录、检测报告、加工物流等全链条信息。 “我们计划数字信息赋能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浦城县工信局副局长许荣富说,浦城于2017年开始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其中便包括数字三农计划。 赋能传统制造业 竹制品的板材由一根根竹条拼接而成,在拼接时需根据其质量进行严格分选。传统的做法是人工进行逐根筛选,耗时多,效率低。 本土企业福建帝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智能竹条分选机器人,重塑了生产流程。 “竹条进去,经过成像系统,再进行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向机械手触发信号,把竹条抓到不同的分类框里。”据公司董事长高钦泉介绍,竹制品需求广泛,但目前该领域还大量依靠人力作业,存在招工难、人眼识别准确率无法保证等问题,“这套竹制品AI自动分拣系统识别率达到90%,基本不用人为复检,可以为工厂减少4个人的用工成本,实现减员增效”。 扫脸穿越感受风情 化身卖报郎、教书先生、商贩等角色,置身于百年前的三坊七巷场景中,走访百年老店,邂逅旧时名人,与他们品茗攀谈…… 在数字福建展馆,网龙网络公司带来了一番别样的古街区旅游体验。在这里,穿越百年,感受坊巷风情;身临其境,品鉴榕城旧韵。 “拿起平板电脑,选择性别,扫脸上传面部数据,便能够实时生成一个替换为用户面部的古装形象,该形象将投放在现场大屏中,成为三坊七巷场景中的一个角色,与古人对话互动。”网龙网络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此举是利用3D平台结合大屏模拟三坊七巷的互动体验,生动再现福州三坊七巷的文化精髓与旧时记忆,丰富游客游览体验。福州三坊七巷是这套系统的首次试点,未来还将在更多景点得到应用。 10号馆展示的乐步教育NOBOOK虚拟实验教学软件。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10号馆:智慧社会+数字生活 智慧生活添魅力 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 潘园园 人工智能助力高考 科大讯飞AI+教育展厅,一款“新高考综合解决方案”系统,吸引了众多的家长和学生。 前不久,新高考方案出炉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现场,不少家长就面对新高考时如何选择学科提出疑问。 科大讯飞工作人员介绍,在引导学生选科时,除了现有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学科潜能和专业兴趣。基于这几点,科大讯飞将从成绩、兴趣、能力三大维度多层次剖析学生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建模分析,为学生出具“选科分析报告”,分析归纳学生的学科情况,作为参考,助力学生科学选考。 智能兽医显神通 根据猪的叫声,就能远程判断出它是否生病,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已在数个城市实现的智能化场景。 记者在京东数科展位上了解到,该公司与中国工程院李德发院士合作,建立京东农牧院士研究院,开发了“智能养殖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包含“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神农系统”(SaaS)三个部分,相当于为猪配备了24小时的机器人生活管家、营养师和兽医。 以“24小时兽医”为例,“京东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识别猪的叫声、咳嗽声来初步判断猪的健康是否有异常。若有异常,系统将整合猪的体温和进食量变化等多种数据,结合专家经验,形成“初步诊断”,并反馈给饲养员,做到及早发现,有效减少病死猪损失。 智慧城市更安全 “看!好酷的‘智慧城市’!”在阿里巴巴展台,一组玩具模型搭建的卡通城市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如果发生了火灾,智慧城市会怎么办?玩具模具的逼真演绎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只见一幢高楼顶部发生火灾,通过城市智慧系统第一时间响应和调度,距离最近的消防车和救护车立即出发前往救援,周边路况交通信号灯自动运作,确保救援车辆道路通畅迅速到达现场。同时直升机在高空盘旋,等待智慧城市系统的救援指令。 “生活更安全,这才是‘未来之城’!”孩子们高兴地说。 7号馆的一款“神钱包”产品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神钱包”是银联助力百胜中国打造的移动支付产品。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7号馆:主宾省+数字政府 主宾省刮来数字风 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 广东省展区 数字政府 办事省事 “我不用喝水,也不用上厕所,一天可以回答无数个问题!”在7号馆广东省展区,一个白色机器人的自我介绍让围观者捧腹大笑。 机器人叫“税小易”,是广东省许多基层办税大厅的全能“服务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触摸交互和移动互联等方式,提供政策解读、领取CA卡、注销申请、退税申请、单位个体零申报、房地产交易咨询以及办公找人业务。 “有它引导,半小时内就能完成注销手续。”珠海市香洲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徐仪介绍。 线下+线上,办事更省时。在该展区,“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广东政务服务网和政务服务一体机等广东省数字政府创新成果悉数亮相,而“办事省事”则是所有成果呈现的鲜明标签。 记者按照工作人员提示下载“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发现既可立刻扫码乘坐公共交通,也可一键预约办理居住证、查询社保缴纳明细及养老补助等,同时扫一扫即可验证行驶证、驾驶证、违章处理等信息…… 贵州省展区老 品牌很潮 乡村有网约车 在贵州展区,家喻户晓的“老干妈”向观众展示运用大数据精准投放产品的市场攻略。 据介绍,近年来,老干妈公司量身定制了一套运营大数据监管平台,通过最受欢迎产品分析、产品经销商分析、原材料价格监控(产地自然灾害预警)等6个模块,优化控制和管理,实现生产销售无缝对接、产品上市精准投放。 老品牌变潮,是贵州产业数字化的缩影。在该展区,乡村网约车项目也备受瞩目。 记者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这款名为“通村村”的App,发现该款App上增加更多贴近乡村实际的功能,如包车、定制班车、查询公交、班车时刻表查询等。 江苏省展区 看病更简单 出行更智慧 只要扫描一个二维码,医生就可以看到患者所有的拍片历史记录,患者从基层到上一级医院看病,再也不用带着一大摞X光片,既环保又省事。 在鱼跃医疗展位,“万里云大数据中心”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医生即时诊疗的问诊数,截至6日中午1点53分,江苏省共有4291家医院加入该诊疗云平台,涉及病例12920062例。 “除了云胶片,我们的智慧平台还推出AI智能诊断等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医生提出辅助诊疗建议。”鱼跃医疗万里云负责人刘羡春介绍。 隔壁展位的途牛旅游,则运用大数据推出“打包订”服务。记者在途牛App上看到,只要点击“打包订”模式,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系统就自动会给出性价比高的机票、酒店以及景点出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