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人造“地震波” 给地球做“CT”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卢金福 | 时间:2019-06-25

空气枪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船上安装了 海上震源精度实时监测与显示系统,能对激发效果进行实时有效评估。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我”的操作者——科考人员

24小时三班倒作业不惧艰辛

2013年“延平2号”改造成震源船后,厦门地震勘测研究中心的科考人员每年都会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海上作业,每次有20名左右的科考人员一起出海。他们要在船上三班倒24小时作业,每个人轮班8个小时。

对于出海经验不丰富的科考人员来说,最觉辛苦的就是晕船。“每个人都晕吐过,还被失眠困扰。船上的机器运行起来噪音很大,睡眠质量很难保证。”刘善虎说。这次出海,科考人员张树君由于晕船不适连续呕吐了4次,一整天都没有吃饭,仍然坚守岗位。

刘善虎是“延平2号”震源组的副组长,每次气枪收放时,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今年出海,一次在指导后甲板气枪收放作业时锚链卡住,后甲板收放人员难以解决,刘善虎去帮忙时不慎将脚扭伤。第二天,后甲板一位同事起床时脚趾磕伤,指甲被掀开,连鞋子都没办法穿上。到了作业时间,刘善虎带着还未痊愈的扭伤顶替上阵,完成了后半程的气枪收放作业任务。

在“延平2号”震源船上,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为了及时处理问题,许多人长时间不能合眼。今年第一阶段连续7个固定点激发作业,由于作业时间已经根据潮汐周期确定下来,错过一个潮汐就要等待12小时后才能重新作业。作业期间先后出现了超高压配气设备(渔人阀)调节故障、高压冷却系统故障、空压机二级高压安全阀故障、气枪漏气等意外情况,为保证作业计划顺利实施,震源船指挥组彻夜奋战,确保了作业连贯高效。

特别是后甲板气枪收放组连续收放枪阵,一旦气枪漏气必须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配件。由于作业频度高、强度大,组员休息时间短暂,经常才休息两三个小时就继续紧张作业,但是大家都能克服身体的疲惫,确保按计划安全顺利完成各个定点激发任务。

扫码浏览专题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