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50多年来,王荣昌潜心钻研木偶雕刻、演出技艺,在偶人雕刻、线规、表演、唱腔等诸多方面达到极高水平且自成体系。由他组建的剧团在县内外演出5000多场,观众达百万人次,深受闽粤赣周边地区客家民众的喜爱和认同。

闽西上杭傀儡戏:偶艺老腔传新声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李凌生 | 时间:2019-07-01

“田公元帅信俗”中的木偶展演场面。由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提供

“多彩偶苑”晚会中老中青三代木偶艺人同台献艺。由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提供

老艺迎新生

2015年,上杭县艺术中心更名为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闽西上杭傀儡戏的传承也多了一份助力。

“政府每年给予中心20万元经费。”上杭县客家木偶传习中心主任邱保铭告诉记者,传习中心每年至少举行50场木偶戏展演,通过“木偶进社区”“木偶进校园”等活动,让闽西上杭傀儡戏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我们现在返聘了多位木偶老艺人为传习中心开展不定期的授课。”邱保铭说,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木偶表演艺人的水平,除了积极组队参加各地木偶交流活动,上杭还派专人前往泉州、厦门等地学习技艺,并邀请外地专家前来上杭指导授课。此外,传习中心通过培养、招收学员等方式不断为木偶戏演出队伍储备人才,“现在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其中有15个是年轻人才”。

“从小我就很喜欢看傀儡戏。”201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叶曼云怀着满腔热血报考了上杭县木偶艺术传习中心,几乎与此同时,她在朋友的引荐下认识了王荣昌并拜在他的门下。

在她眼里,师父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和蔼可亲。叶曼云常常驱车来到泮境,跟着王荣昌学习木偶表演、提线、唱腔等技艺。如今,她已经成为上杭县客家木偶传习中心的骨干成员。

实际上,在众多徒弟之中,叶曼云并非唯一的年轻传人。因为年岁的关系,王荣昌现在只是偶尔带班演出。在这不多的演出中,最得力的助手,要数王荣昌的儿子王炜元。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王炜元对傀儡戏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直到现在,他也只是一个兼职演员,“光靠这个不能养家,而且我的技术水平也还不够”。为了更好地学习木偶表演技艺,王炜元专门花1万多元买来一台摄像机,每次在父亲演出时就进行全程录制。

在王炜元家中的阳台上,挂着一具父亲亲手制作的提线木偶。每日下班回家,摆弄、练习提线技艺是他最开心的时刻。“等我退休或者时机成熟,也会全身心投入木偶事业,毕竟这是几辈人共同的心血。”王炜元认真地说。

本专栏图片除署名外

由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提供

扫码浏览东南网“继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