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鼓岭故事:跨越山海续写团圆 中美民间交流典范

来源:东南网 | 作者:邓春花 陈佳丽 | 时间:2019-09-10

鼓岭故事:跨越山海续写团圆 中美民间交流典范

鼓岭万国公益社旧照

1992年8月,加德纳夫人伊丽莎白(前排中)一行人登上鼓岭顶峰鼓顶。

东南网9月10日讯(本网记者 邓春花 陈佳丽 文/图)

【印记点评】

“鼓岭故事”的精神最重要的精髓是友好与和平。鼓岭上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从人人平等的 观念出发,互相帮助、鼓励他人。100多年前,这样的思维方式非同寻常,难能可贵。鼓岭还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它的历史、 文化需要进一步被发掘、被研究。

——美国鼓岭文化研究专家 穆言灵

“鼓岭故事”的精神是一种不断增长和 发展的友谊,是这里的人们分享、关爱的品质,它建立起人与人相互间爱的联系。

——密尔顿·加德纳侄孙 加里·加德纳

2018年10月,穆言灵、加里·加德纳和李·加德纳参观加德纳纪念馆

2018年10月,加德纳后人走进东南网演播厅讲述鼓岭情缘。

【外国友人追忆鼓岭】

Marybelle Brewster Hollister(蒲美珠)

在鼓岭居住的时候,当时上鼓岭以及采购东西都是靠福州当地的“挑夫”,房子周围都是农田,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树,周围的邻居也非常友好。

Dean Raymond Billing (迪恩·雷蒙德·柏龄)

我的父母112年前来到中国,我100年前在福州出生。那时的每个夏天,我们都会到鼓岭去度夏。我们在鼓岭有一栋房子,在我的孩童时代,那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Priscilla Brewster(普里西拉·布鲁斯特)

我的祖父母在19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我的父亲和我的兄弟姐妹还有我,都出生在福州。我们在鼓岭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所有我的家人都非常爱这个地方,我们期待再一次去到那里。

Peter Macinnis (穆彼得)

从父亲开始,我们一家三代都对中国充满了感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美国人了解福州、来到鼓岭,加强中美民间文化交流。

Andrea Kathryn Condit (安德里亚·凯瑟琳·康迪特)

我很惊讶我的祖父在中国创办了闽清天儒初中(闽清一中前身)并且担任校长,祖父的事迹和故事让我感到骄傲,他们的勇气也让我非常佩服。我希望能够知道更多祖父辈们在中国、在鼓岭的故事。

(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