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屏照相馆摄影师郑锦斌拍摄人像。 90后设计师黄泽升与同事探讨设计文稿。 “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如今,福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智能制造、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深入应用,制造业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征,福建服装艺术教学领域也跟上了数字化时代的步伐。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创建于2003年,是福建省创办早、师资力量强、学术水平高的纺织服装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融合专业课堂与数字化技术,提供全面、综合、体验式的实践教学环境,全方位满足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要求,为产业持续提供创新型人才和先进的研究成果。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的吕佳老师介绍:“比如三维人体扫描技术与非传统的接触式人体测量区别在于,获取数据准确度高、采集的数据点多,基于数据点可生成完整的人体网格模型,通过软件可获得准确的参数尺寸,方便个性化定制。学院还有一间面料展厅,提供面料小样和对应的二维码,我们的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详细信息,比如幅宽、组织、面料成分、价格,进行虚拟展示,获取消费者情感偏好。” 说起学院内的数字化设备,吕佳老师感慨良多,服装3D打印技术、VR虚拟实境展示、智能吊挂式生产线等先进数字化技术,纷纷被引进课堂,当下已是数字中国,数字福建。 衣服是人的第二层皮肤,随着数字化时代向人们走来,不断革新的技术正激发福建的文化创造活力,福建人民抓住契机踏浪而行,织就独一无二的时代图样,将新中国的70年历程穿在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