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翁敦的故事  见证福州动物园的四十年变迁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游笑春 | 时间:2019-10-15

米翁敦(左)和它的伴侣米翁娜在玩耍

东南网10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游笑春 文/图)10月10日,福州市动物园大象馆,亚洲象米翁敦正在饲养员的引导下,接受修蹄训练。

只见饲养员拿着训练竿,教导大象入位、抬腿、固定,好在将来修蹄时大象能听从指挥,降低风险。

作为动物园里最年长的动物,从1976年入住至今,米翁敦的家园故事漫长曲折,但充满温情。它见证了福州动物园四十多年的发展变迁。饲养条件和饲养理念的变化,让米翁敦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在它身上,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生态美故事,正在上演。

漂洋过海,亚洲象落户福州

1952年,福州动物园前身——西湖开化寺“动物角”开办。当时仅有金钱豹、野猪、豪猪和几只猴子。

1956年,“动物角”迁至大梦山麓并扩建为动物园,福州动物园作为西湖公园管理处的一个班组正式成立。到1966年4月止,饲养狮、虎、豹、孔雀、天鹅等动物达到60多种800多只。1972年,福州动物园动物种群迅速扩大,先后引进了大熊猫、小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黑猩猩、华南虎等珍稀野生动物。

大象米翁敦与孩子们互动

亚洲象米翁敦就是这个时期被引入的,它的引入故事颇为曲折。

原来,幼年米翁敦出生在缅甸,历经坎坷后被云南省有关部门引进。当时,亚洲象在国内算稀缺动物,听闻象源信息后,包括云南省昆明市动物园在内的全国7个动物园均想得到它,一时竞争激烈。时任福州市领导认为,福州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方面条件,更需要也更适合米翁敦的入驻,故他不遗余力地组织精干人员积极参与洽谈相关引进事宜。

孙得俭,是一位德高望众的革命军人。米翁敦能够入住福州,与他当年四处奔波呼吁密切相关。孙得俭告诉记者:“当时福州市政府派专员前往云南谈判,但无果而返,在省领导关心下,经多方联系协调,问题才得到了解决。”

1976年,历经艰难,米翁敦被接入福州市动物园,住进舒适的新家,很快就适应了新生活。怕它孤单,动物园在1983年又引进了一头名叫米翁娜的母象。

2006年11月,福州动物园在创立50年后启动搬迁工作。2008年9月,米翁敦成为福州动物新园第一批入住的动物。有沙滩、水池、沐浴设备,还有遮阳的草棚,新园,让米翁敦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