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仓山区:守护古厝,老城区绽放新光彩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段金柱 卞军凯 | 时间:2019-11-17

东南网11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卞军凯)仓山是福州的南大门。辩证看仓山,新旧交融,相得益彰。

仓山是一座活力新城——乘着首届全国青运会东风,奥体片区拔地而起。延续“东进南下”战略,三江口开发如火如荼,高标准打造福州“最美区域”。多条地铁线路或通车或开建,现代化宜居新城呼啸而来。

仓山又是一座文化老城——全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438处,是福州市历史古迹保存最多的区域。

新城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如何兼容?近年来,仓山区树立古厝今用、造福人民的保护开发新思路,努力让文化遗产更亲民、文化传承更有力。

保护修复,文化遗产传下来

“烟台山公园,久违了!”9月30日,位于仓山区的烟台山公园经过修缮改造后重新开园。月宫门、古烟墩、仓前雅集……一个个标志性景点,在许多市民的朋友圈频频刷屏。

“烟台山公园重新开园,得益于仓山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是福州古厝保护、传承的一次成功实践。”仓山区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谢丽表示。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享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美誉,现存有188个文保及历史建筑。然而,随着城市变迁,这些“真宝贝”也曾显出破败之象。

福州专门制定了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坚持保护第一、品质为要,高效率推进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的保护修缮,挖掘丰富内涵,展示福州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历史风貌区。

仓山区创新思路,将文物修复与城市开发项目相捆绑,要求对建设项目中涉及的文物要原址保留,业主单位还须依法履行修缮义务。

位于盖山镇的仓山区阳岐严复纪念馆已重新对外开放。这次改造提升,对墙体、地面等进行布置和装修,以人物生平为主线介绍了严复的一生以及他与阳岐的渊源,提高了大众对严复事迹的认知。

近年来,仓山区盘活省、市、区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同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先后开展了省级文保单位螺洲陈氏五楼、汇丰银行、林森公馆、胪雷陈绍宽故居、石厝教堂、美国领事馆、蔡忠惠祠,市级文保单位琉球墓、独立厅、螺洲孔庙等文物的修复工作。

活化利用,古厝焕发新魅力

以“文化亲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仓山区通过对古厝因地制宜的活化利用,让其重获新生命。

位于建新镇的陈祺厝,曾是当地群众求医问药的卫生院。

今年年初,镇里依托陈祺厝筹建乡村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里面陈列的很多老物件是村民捐献的。”建新镇党委书记江必达说。

迈进博物馆大门,一座大草垛让人眼前一亮,渔具、柴火灶、蓑衣等农村生产生活用品依次陈列,勾起人们的回忆。进入主院,左右两侧的4间屋子里,咫尺参天(盆景馆)、茶香万里(茉莉花馆),篦梳落尘(篦梳馆)、髹饰之光(漆器馆)两两对称,展示了建新镇4大传统优势产业。

此外,建新馆、台屿馆两大展馆里,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同样精彩。“我们通过图文并茂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参观者感受当地从昔日农耕旧村庄到现代化宜居城区的巨大变化,给村民们一个怀念乡愁的文化场所。”江必达说。

作为我省拥有历史文化风貌区最多的区域,仓山区438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及近现代建筑共有308处,约占文物总数的71%。如今,这些古厝经过修缮保护后,活化利用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泰山宫、濂江书院、孔庙里,每年举办国学讲坛、传统文化夏令营等活动;汇丰银行旧址、林森公馆、蔡忠惠宗祠作为公益文化场所免费对外开放……

“我们充分利用修复的古建筑开展便民服务,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赋予古建筑新的生命,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一举两得。”福州市委常委、仓山区委书记蔡战胜说。

深挖价值,文旅融合增动力

“我去年来过陈氏五楼,觉得很有看头。今天带朋友过来参观,想不到修缮之后开设名贤文博馆,更有内涵了。”游客曹翠如说。

螺洲镇陈氏五楼,即晚清太傅陈宝琛故居,是省级文保单位。为了深挖其历史文化价值,今年以来,螺洲镇依托陈氏五楼的沧趣楼,设置螺洲镇名贤文博馆。

林则徐的授业恩师是螺洲人林雨化,孙中山秘书林庚白是林雨化的堂侄孙,林庚白与林徽因的堂姐妹林北丽是夫妻;陈若霖是陈宝琛的曾祖父,陈宝琛与严复、沈葆桢均是儿女亲家,也是好友……走进螺洲名贤文博馆,一张“螺洲名人朋友圈”引人注目。馆内按时间线分为明清名贤、近代名贤、红色人物、现代名贤等4大部分,系统梳理了陈宝琛、陈岱孙、吴石等明代至今具有代表性的50余位名贤的生平、照片,结合一批珍贵文物进行展示。

“在历史建筑里布置历代名人展览,让参观者感受双重文化体验。”螺洲镇党委书记黄文忠说。

以螺洲名贤文博馆为代表,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潮中,仓山区注重挖掘古厝古建筑的历史及旅游文化价值,积极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目前,仓山区已发行《旧时山馆——仓山老洋房明信片》,编制《仓山老建筑探寻之旅》等手绘地图,进一步提升了古建筑的旅游知名度。

“下一阶段,我们计划出版‘看见仓山’系列图书,旨在呈现仓山不同时代的建筑沿革、人文故事、家族传奇,推动文物古迹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带动文物保护,让更多游客深入了解仓山文化底蕴,让完成保护修复的一座座古厝,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新品牌。”仓山区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谢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