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百花迎新春 “梅花”“水仙”耀榕城

来源:东南网 | 作者:蔡丽洁 | 时间:2019-12-27

“梨园百花迎新春”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获奖演员向人民汇报演出现场 (陈菟摄)

东南网12月27日讯(本网记者 蔡丽洁)12月26日晚,“梨园百花迎新春”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获奖演员向人民汇报演出暨第十四届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颁奖仪式在福建凤凰剧院举办。活动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展现新时代福建省戏剧传承发展的丰硕成果,更好地将优秀文艺作品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建勇等领导和各界观众500多人共同观看了演出。

晚会以福建京剧院表演的京剧打击乐合奏《百花迎春》开场,曾静萍、王少媛、孙劲梅、陈丽宇等我省4朵“梅花”领衔,省戏剧水仙花奖的众多获奖演员倾情演出。晚会荟萃了福建省7个戏曲剧种,以及木偶戏、诗朗诵等众多艺术形式的12个精选的节目依次亮相。今年新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福建芳华越剧院一级演员陈丽宇,携手福建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第14届省戏剧水仙花奖金奖获得者张飞飞担任晚会主持人。

“这台晚会集中凸显了我省五大剧种的艺术特色,特别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带徒同台献艺,省戏剧水仙花奖的优秀演员集中亮相,互相交流切磋,满台生辉。”谈到演出的总体设计,此次晚会总导演、省剧协副主席金爱珠说,“每个节目短小精悍,唱做念打的深厚魅力尽情彰显,灯光运用上遵循经典折子的风格,精益求精,能让戏迷观众感受到熟悉却别致新奇的韵味。”

舞台上,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表演的南派布袋木偶戏《偶韵薪传》,曾获罗马尼亚第二届国际木偶节一等表演奖,融汇打花鼓、舞彩带、飞碟、踢球、弄狮、牌耙打等特技展示,伴之以木偶器乐的综合演绎,妙趣横生,气韵不凡。由莆仙戏表演艺术家王少媛与优秀青年演员刘天惠共同表演的传统折子戏《彦明嫂出路》,唱做并重,刚柔相济,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执意上京为小叔子鸣冤的温婉倔强的彦明嫂形象。省实验闽剧院的两位“水仙花”金奖获得者林杰、王艺岚联袂演出的《吕布戏貂蝉》,在展现连环计中貂蝉妩媚聪慧的同时,将中国戏曲中独有的“翎子功”演绎得行云流水,精妙连连。

近年惊艳万众、收获无数赞许的《踏伞行》,一折“同行”再次将相恋男女之间含蓄委婉的情感与莆仙戏丰富细腻的表演程式相融相生,带给观众以缱绻悠远的极致审美享受。以“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驰名剧坛的《新骑驴探亲》,以“柯派”四代传承人同台表演的方式,将“女丑坐场”“梳妆”“跑驴”等独有的表演特色尽情施展,绘就了一幅活泼奔放、极具浓厚乡土气息的生活画卷。“一句曲,一步科。”随着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演员的逐一登场,《董生与李氏》《朱弁》《朱买臣》等经典剧目的人物形象赫然在前,风姿绰约,翩然而至的古典艺术气息徐徐扑面而来。

此外,闽西汉剧《二度梅·丛台别》、歌仔戏《烈女传》、高甲戏《扫秦》在讲述不同的历史故事中,充分展示了各剧种的独有魅力。由福建人民艺术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宋柏霖、张晓云表演的配乐诗朗诵《中国船》则用铿锵豪迈的语气,激扬起中华儿女伟大复兴梦想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晚会最后以京剧演唱及武戏集锦《国粹芬芳》将全场引向高潮。

在演出开场前举行了第十四届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颁奖仪式。本届比赛由省文联、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省剧协承办,经专家评委严格评审,徐伟钗等20人荣获专业组表演一等奖,宋军泉等35人荣获专业组表演二等奖,刘燕霞等37人荣获专业组表演三等奖;陈海榕等6人荣获专业组演奏一等奖,林伯扬等7人荣获专业组演奏二等奖,周祥羽等9人荣获专业组演奏三等奖;黄伟亮、林统洛、许斯斯等6人分别荣获民营组表演一二三奖,姚飞、钟育莹等16人分别荣获院校组表演优秀新苗奖、新苗奖;余世龙、余婷等4人荣获院校组演奏优秀新苗奖、新苗奖;福建京剧院、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等多家单位分别荣获优秀组织奖和组织奖。

主办方表示,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创办于1986年,是省级戏剧专业重要奖项,众多戏剧人才从中得到历练,成长为我省戏剧创作演出的中坚力量,并未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国家级戏剧大奖夯筑起坚实的基础。

“梨园百花迎新春”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获奖演员向人民汇报演出现场节目剧照 (陈菟 摄)

“梨园百花迎新春”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获奖演员向人民汇报演出现场节目剧照 (陈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