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31日讯(福建日报APP-新福建记者 何金)泉州版三峡水库,终于来了!今日上午,备受泉州人关注的泉州白濑水利枢纽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啦! 这标志着自1946年开始规划编制,历经70余年、泉州几代人共同努力,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开启了从“规划图”走向“实景图”的征程。 高峡出平湖。在未来几年,晋江西溪上游安溪县白濑乡境内,滚滚东逝水将在一段峡谷里放缓脚步——在两岸连绵峰峦间,一座大坝将拔地而起,把流水拦蓄起来。 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一个延续泉州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按规划设计,它的规模与山美水库相媲美,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届时,它不但可以防洪削峰错峰,还将源源不断地向泉州各地供水,更有力保障向台湾金门供水,从根本上解决全市中长期缺水难题。 从上世纪50年代提出规划设想,到2018年4月28日,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变成现实,它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是爱拼敢赢的泉州人乘风破浪、追求梦想赢来的结果。 为何半个多世纪来都迫切想建“大白濑水库”?根本问题还是缺水,泉州以全省8%的水资源养育了全省20%的人口,支撑着全省23%的地区生产总值。骄人的成绩背后,隐藏着水资源短缺的巨大隐忧。 泉州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属“绝对贫水区”。据调查,泉州市水资源总体紧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水资源更是严重不足。以现有供水能力预算,2020年缺水达到2亿多立方米,2030年缺水预计高达3.39亿立方米。遭遇特枯年,缺水预计高达8亿立方米。 从泉州大局出发,建设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有利于破解制约泉州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好比一口大水缸,将流向大海的水蓄积起来。 如何解决泉州中长期缺水问题?“解决本地水资源短缺问题,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从外地调水,二是开发本地资源,三是利用非常规水源。”省水利专家曾到白濑乡、剑斗镇实地考察勘测指出,作为整个晋江流域重要水资源之一,面积达3101平方千米的西溪,尚无大中型蓄水工程,造成了泉州市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经过水利专家们的权衡比较,最终认为开发本地资源建设大白濑水库具有“天时地利”条件,更凸显本地优势,且长久。 就先天条件而言。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区两岸山体雄厚、地质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建坝条件;西溪流域水资源丰富,可满足来水量要求;工程不存在跨区域、跨流域问题,协调管理难度不高;经初步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施工难度不高。 从经济社会角度来看。水利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顺应时势;作为经济强市,泉州完全具备推进完成工程建设的综合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