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投身疫情防控 暖心关爱新厦门人 市计生协倾情服务企业,助力复工复产 厦门市计生协向各区捐赠健康服务包。 湖里区计生协干部组成小分队走访辖区企业。 同安区企业包车接临夏州的员工复工。 厦门日报讯(文/全媒体记者 陈莼 通讯员 黄洁 王陈涓 图/厦门市计生协会 提供)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日前,市计生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下发《市计生协关于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民生。为让企业职工“安全”投入工作,助力企业安全健康生产,市计生协屡出新招,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防疫支持。各级计生协组织积极响应,引领各级协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小组长、会员群众充分发挥计生协作用,深入企业为新市民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提高会员员工疫情防控意识,促进疫情得到控制;指导帮助企业流动人口计生协,落实政府和社区有关规定,遏制疫情扩散,促进恢复正常的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秩序,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计生协常务专职副会长魏晓萌作为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按照委党组分工担任组织保障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党的工作、组织保障、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等工作。协会机关全体干部主动参与市卫健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工作,具体协助做好防疫思想政治工作、关怀慰问、物资搬运与清点登记、舆论宣传、组织保障等工作。全市广大计生协干部主动放弃春节休假,参与一线,做好思想动员、宣传教育、人员摸排、送惠企政策、应急值守等防控中心工作。 一项服务 为复工复产企业员工送去安全保障 厦门市计生协用中国计生协支持的10万元防疫工作经费,并自行配套部分资金,向路达、同安ECCO(厦门)有限公司、海沧公交公司等复工复产企业赠送总共2000个健康服务包,其中包括2000份复工防疫宣传单、2000份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手册、40000个口罩、40000个创可贴和40000片酒精消毒棉片。此前,集美区计生协联合集美区卫健局、工信局为协助路达等企业复工复产,组织进行了第一批核酸检测176人;联合流动人口企业计生协开展员工疫情期间防护知识培训;分发企业复工防控指南;协调帮助解决一次性口罩3.7万个,N95口罩8000个,额温枪10把。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计生协流动人口计生协项目点——百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为解决岗位紧缺问题,到同安区对口帮扶的甘肃临夏州康乐县招聘新员工,接回老员工,有力地保证了公司的复工复产。海沧区联合海沧区就业中心,通过街道、村居向社会发出招聘通告,动员符合条件人员积极应聘,确保公司如期复工生产;组织协调“平安返厦”包车工作,将外来务工人员接回海沧返岗复工。 新市民健康行动项目点依托各企业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和“新市民健康之家”开展线上疫情防护、健康服务。 一支队伍 现场指导企业筑牢疫情防控健康防线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什么需要就做什么。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市计生协工作人员投身疫情防控战,扮演多重角色,担当起百姓的健康使者、安全使者和爱心使者,充分发挥宣传员作用,积极宣传防疫防控相关政策和知识要点,深入挖掘各企业在复工复产期间防疫防控好的经验做法并做好宣传推广,守护牢百姓们的家园。 春节假期过后,随着辖内企业复工复产的推进,湖里区计生协积极发动会员、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核查小分队,通过电话主动了解辖内409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在抗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需求,及时对疫情受损企业进行摸底并申请政策扶持,做好防疫建档工作。2月10日起,根据湖里区安排,湖里区计生协干部和工作人员参与走访辖区内40家企业,开展外来人口摸排、宣传解读复工复产相关政策措施,并收集企业对防控作业的一些有效意见、建议。反复嘱咐企业、商户要做好开业前全面消毒,呼吁大家坚持做好个人卫生、体温监测、工作场所清洁消毒等工作。 “目前工人都到位了吗?产能发挥率怎么样?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协调解决的问题呢?”同安区计生协抽调万频同志到祥平街道助力企业防控和复工复产。万频同志受令后充分发挥计生协群团组织的优势,与基层一线的同志,坚持服务宗旨,一是当好“宣传员”,第一时间将各级惠企政策传导到企业,暖好企业复工心;二是当好“指导员”,对标对表助企完善防控措施,固强企业防控心;三是当好“服务员”,搭起桥梁拉紧纽带解决企业员工入住、防控物资紧缺等实际困难,提升企业复产心。 一套措施 让企业明白做什么和怎么做 海沧区计生协与海沧区卫健局、区疾控中心联合发布《致海沧区企业的一封信》和制作企业疫情防控科普海报,进行线上、线下,多方位、铺开式宣传,指导企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疫情防控,并协调区卫健局、区疾控中心采取企业关键人员线下防疫知识培训,其他人员录制防疫宣传视频线上自学方式,切实增强疫情防控的规范性和针对性。 在全面落实好防控措施的同时,积极行动、群策群力,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双推进工作,组织引导群众有序下田、分时出工、分散作业进行备耕春耕。 因“疫”施策,为实现战“疫”生产两不误,海沧区新阳街道第一农场时刻紧绷防控弦,线上线下相结合,大力宣传防疫知识,防控卡点严格落实“外防输入”措施、做好农场内流动人员摸底排查、重点区域开展消杀、分散式作业、分时段出工、有秩序下地等有效管理,以严密的防范措施,保证农场疫情防控形势稳定,既维护好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又为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农场安全复产正常推进。在第一农场标准化种植基地现场,人们在田间、果林里,四下分散,忙得热火朝天,为果蔬施肥,采摘果蔬上市,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既为开春果蔬生产打基础,也为当地“菜篮子”提供保障。 一条热线 为复工企业员工做好心理疏导 疫情压力下复工,有些企业员工难免出现心理负担,要想不被疫情击垮,除了注意卫生,还需要给自己增加一道心理防线。如何及时调适心理,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 市计生协与共建单位市精神卫生中心(市仙岳医院)的24小时心理守护专线:0592-5395159,也为有需求的群众和企业员工提供线上免费心理援助。 近日,市仙岳医院24小时心理守护专线接到一通20岁出头的小伙打来的电话,“小伙情绪极度崩溃,甚至出现轻生的想法。”热线咨询师蔡振宇说,他独自一人在厦门工作,受疫情影响,公司收益紧张,员工工资暂时发不出,导致他无法给家里寄生活费,甚是愧疚。再加上原本有工作的父母,也因疫情无法工作,“多方面的原因致使他觉得压力倍增,他认为身为家里独苗,此时此刻养家糊口的重任必须担起。”蔡振宇说,事实上,许多压力都是小伙自己想象出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疏导与沟通,帮助小伙分析现状,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事。小伙情绪渐渐平稳,决定好好与家人沟通,继续认真投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