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易地搬迁圆“安居梦” 贫困户有了“稳稳的幸福”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0-08-11

2020年8月11日福建日报网事版(9版)主要稿件:

易地搬迁圆“安居梦” 贫困户有了“稳稳的幸福”

“助力脱贫攻坚 老区苏区直播带货行”走进南平建阳、宁德屏南

新西兰侨胞黄珍:协助同胞走出疫情阴霾

紧跟数字经济新潮流 泉州开发区培育发展新业态

易地搬迁圆“安居梦” 贫困户有了“稳稳的幸福”

东南网8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库区移民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走向致富路,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藏胞住进福建援建的新村开启了多彩新生活……“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福建足迹”暨“福建影响力”系列活动优秀案例征集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福建精准施策促搬迁,探索出了不少鲜活的经验和做法,让搬迁的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奔小康,有一个稳稳的幸福。

宁德古田

库区移民村的致富“菌”

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是当地较早种植银耳的地区。全村128户431人,常住人口400人左右。该村依山傍水,是典型的库区移民村。20世纪50年代,国家“一五”计划提出建设古田溪水电站,为此迁建整个古田县城。

由于原有土地被淹没,坂中村群众转向发展“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食用菌产业。目前,该村90%的村民从事银耳生产,拥有银耳生产房500多座,年产银耳可以达600万袋,由经销商直接采购或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兴旺,村党支部带头和村民一起办起了合作社。“去年,村里投资343万元成立农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60间标准化银耳生产房和智慧银耳观光园,助力‘坂中银耳’品牌打造。”坂中村村主任高已德谈及发展规划。

近年来,坂中村兴起了旅游业,开发了拥翠公园、移民文化馆、候鸟文创营、乡思岛等旅游项目,每月接待游客已达3000人次以上。该村2016年获评“全省十佳小康库区村”,2019年获评“国家森林乡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在食用菌产业的有力支撑下,古田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县贫困户在2018年底全部脱贫。

三明大田

“福平堡”贫困户开启“新活法”

“福平堡”是位于大田县华兴镇仙峰村的贫困户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2.34亩,建设三层楼围屋,安置7个村贫困户29户90人,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

2017年11月,土堡正式动工建设。“要让贫困户打心里头想搬,让他们真正能脱贫!”华兴镇党委书记颜佳秀说,按照这一理念,华兴镇决心打造一个安置样板点。为保证贫困户能安居,华兴镇严格建设标准,配套建设通水、通电、通宽带和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工程,统筹规划了镇卫生院、幼儿园以及活动场所、文化健身广场等配套服务项目的同时,还为每户贫困户留下30至40平方米的种植区,最大限度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2018年10月,土堡建成,取名“福平堡”,谐音“扶贫”,寓意幸福平安。当地精准扶贫户集体易地搬迁,实现华兴境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全覆盖。搬进了新家,贫困户也开启了“新活法”。华兴镇依托大田经济开发区以及仙峰漂流等旅游产业,实施“一家四业”产业扶贫模式,发展光伏产业、家门口就业、院内手工业、房前屋后特色产业等四大产业,探索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新路子,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单一、增收不稳问题,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昌都亚中

藏胞住进福建援建的“幸福村”

昌都市左贡县田妥镇亚中村村民冲巴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世世代代都住在山里,靠着种地和农牧为生。2017年,他搬进了由福建厦门援建的亚中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告别了土垒屋。亚中村藏语意为“幸福村”,沿川藏公路而建,路两边是整齐划一的商业小街,还建设了集休闲、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广场。

农牧民占西藏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很多群众居住在高寒、边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基层基础设施落后。福建省“十三五”对口支援昌都市建设项目规划中,建设福建新村、推进易地搬迁被列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福建援藏队还着力依托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交通要道,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让这些文明小康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目前,福建对口支援的八宿县、左贡县、洛隆县、边坝县已全部脱贫。

网友热议

易地搬迁贫困户收获幸福感

此次案例征集活动也引起了全省各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为农村贫困户越来越好的居住环境点赞。他们表示,易地扶贫搬迁让更多人聚集在一起,有了造血功能,实现彻底的脱贫。

“案例翔实丰富,看了后觉得很赞,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里小区的生活品质。”一名龙岩的网友表示,过去许多地方村民住的都是土木房子,生活不便,现在住进了小洋房,各种设施配套完善,贫困户的生活有了盼头,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网友“风中的彩云”表示,安居关键还是要能乐业,要解决好搬迁群众后顾之忧,真正融入新的生活圈子。“福建在易地搬迁上做足了功夫,不仅高标准规划建设,让贫困户住下来,还有配套各类产业,贫困户依托产业就业实现致富。”

据了解,“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福建足迹”暨“福建影响力”系列活动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省委网信办、省委文明办、省扶贫办、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东南网、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承办。活动继续向全省各地、各部门单位征集决战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案例,欢迎各地各部门单位继续按照“生态扶贫”“社会帮扶”“金融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九个类别报送相关优秀案例。案例征集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18日。

“助力脱贫攻坚 老区苏区直播带货行”走进南平建阳、宁德屏南

麻沙镇水南村主会场,南平市建阳区副区长李培文(中)、麻沙镇副镇长官茂元(右)与东南网主播一同向网友介绍建阳葡萄美食节。

东南网8月11日讯(本网记者 林张清 陈艳 郑正华 邱丽娟 叶伏国/文 通讯员 邓雪 林晞 甘叶斌/图)“脱贫攻坚奔小康 乡村振兴看建阳”,8月8日上午,南平市建阳区部长当导游·区长直播带货活动开播,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寒,南平市建阳区政府副区长李培文面向镜头,向广大网友推介建阳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美食特产;同时也通过镜头分享建阳区多年来决战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振兴的成果。此次活动按照景点线路,分别在主会场麻沙镇水南村、分会场潭城街道考亭村进行。截至当天上午11时,短短两个小时,东南网、今日头条、抖音等直播平台访问量超94万人次。

8月9日下午,宁德市屏南县长柳岳化身首席“好物推荐官”,带领“县长天团”在线推荐屏南农副产品、旅游线路和文创古村,为屏南好物站台打“call”。短短两个小时,东南网、抖音、小颐直播等多个直播平台总点击量超百万人次,实现线上成交25.28万单,总销售额765.1万元,许多农产品插上“云翅膀”,“飞”出福建、“飞”向全国。

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寒(中)在考亭古街的古建筑长乐坊中,向网友介绍建筑的特色之处。

屏南县长柳岳(右)和东南网主播(中)在网红古村龙潭推介屏南农副产品。

屏南副县长陈赛星(左)和东南网主播一起推介白水洋。

新西兰侨胞黄珍:协助同胞走出疫情阴霾

当地时间7月25日,新西兰福清同乡会秘书长黄珍在位于新西兰奥克兰的自家店铺中介绍其为员工准备的防疫物资。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8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兰楚文)“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继续团结一致,共同战‘疫’,取得更好的成绩。”祖籍福建福清的新西兰侨胞黄珍在谈及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时感慨道。

6月以来,新西兰确诊病例一度清零,该国总体疫情控制状况平稳,但近来随着澳大利亚第二波疫情越演越烈,作为邻居的新西兰也是胆战心惊。面对该情况,新西兰福清同乡会秘书长、新西兰华人妇女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防疫期间,我给我店铺的员工准备了护目镜、口罩,没有买到一次性防护衣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次性雨衣、手套、酒精、维生素C、面罩等等。”她说,3月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紧张,心理压力都非常大,但作为超市工作者,他们还是要继续上班,为当地民众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为了缓解员工的情绪和压力,她为员工准备了各种能够找到的防疫物资,还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在店铺里设置了各种防护措施,包括在收银台前安装隔离板,画出安全线,让顾客和收银员间的距离推移至两米等等,在保障员工安全的同时,做好了服务大众的工作。因此,在当地不少店铺都受疫情影响、不得不歇业的情况下,她所经营的店铺营业额不降反升。

“我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里没有一个华人华侨被感染。”谈及此事,黄珍颇有些自豪,“在整个战‘疫’过程中,我们华人华侨都做得很好,一开始的防疫意识就很强。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华人华侨都是自觉排队、戴口罩,非常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漫步在奥克兰市中心海港码头边,看着来往行人无忧无虑游玩的样子,已经有几个月战“疫”经历的黄珍感慨万千,她希望大家能继续小心应对病毒的挑战,珍惜举国上下的战“疫”努力,早日走出疫情的阴霾。

想了解黄珍更多的日常战“疫”情况,请扫码观看视频。

紧跟数字经济新潮流 泉州开发区培育发展新业态

东南网8月11日讯(本网通讯员 陈丽文 叶建宝) 在“新基建”热潮下,泉州开发区乘势而谋,紧抓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兴产业聚势赋能、扩量建链。

去年12月,科复时代、京东云合作建设的新型显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落地,集中引进新型显示领域顶层产业资源,与区内的相关企业共建互补,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链。作为泉州市新基建新经济比拼项目之一,新型显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渐显,今年以来,引进了一批数字产业项目。目前,在京东商城的运营公司——泉州微影公司落地泉州开始运营,先后与康佳KKTV、夏普、爱奇艺、飞利浦、LG、nakamichi(那卡咪基)等企业签约,获得网络销售授权;金融服务保障方面,产业园已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签订战略协议,为锐驰等园区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支持。

随着泉州新型显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基地、利讯集团企业总部及智能智造生产基地的落地,海丝智能机器人小镇发展氛围一片火热。下一步,开发区还将培育天地星、艺达电驱动、三星电气等一批智能后备企业;策划招商无人驾驶产业基地、城市水务大脑等一批优质智能项目;协调引入总规模5亿元的海丝环保基金,积极推动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市级创新创业创造产业基金、武岳峰资本等一批基金公司落户开发区,为申报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区奠定基础。

6月11日,“云上集市·泉州市产业直播购物节”在开发区启动,依托京东、淘宝、天猫、快手等各大平台,100多间直播间同台竞赛,为泉州100多家企业直播“带货”,成交金额达5.5亿元。同月,濛创伟业共享直播基地启用,全省最大的魔筷直播基地落户开发区,整个园区的直播间直播不断,每天都有大批客商、网红直播团队前来寻找商机……

传统产业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泉州开发区活力涌动,正在掀开经济发展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