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快拍!用镜头展示你眼中的福建!东南网向您征稿

来源:东南网 | 作者:房小奇 卢金福 冯旭等 | 时间:2020-12-15

2020年12月15日福建日报网事版(9版)主要稿件:

快拍!用镜头展示你眼中的福建!东南网向您征稿

城乡数字“鸿沟”缩小 福建乡村振兴搭上“快车”

家长怀疑财务管理存漏洞 福州韦纳教育关停事件如何善终?

漳浦OTO税收主题公园获评全国示范基地 逾50万网友在线观看授牌揭幕实况

第三届“印象·福州”大赛获奖者畅谈家乡

快拍!用镜头展示你眼中的福建!

即日起,东南网向您征稿!

东南网12月15日讯(本网记者 房小奇) 作为普通大众的一员,当您每天看着各式各样的新闻时,您是否也想体验一回制作新闻的参与者。

即日起,东南网在PC、微信、微博等平台将同步开通“福建快拍”栏目,面向广大网友征集新闻快拍作品,让东南网各平台的千万受众,与您共同见证精彩。

作品要以市民网友的角度,通过手机、相机随手拍摄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见闻,如:“十三五”建设成就、正能量事件、突发事件、市井趣闻、城市变化、新农村风貌等,内容必须真实且具有一定时效性。

一、投稿要求

1.投稿作品主要以福建本地题材为主,拍摄时间距投稿时间不超过3天;

2.投稿内容以图片为主,所有作品要有简短文字说明(100~300个字以内)。单个作品图片最多不超过5张,每张图片不超过5M,要求画面清晰;

3.所有图片拒绝摆拍,不接收经后期强化处理、合成、缺失现场元素的非真实作品;

4.每个投稿内容要标明拍摄时间、地点及拍摄者名字(真实姓名和网名)、联系电话等;

5.东南网及旗下海峡网、闽南网对所有投稿作品有使用权。

二、投稿渠道

1.点击进入东南网微信公众号“东南网”,通过公众号对话窗口,直接发布图片及相关文字说明和投稿人信息;

2.发送图片及相关文字说明和投稿人信息至投稿邮箱1790439133@qq.com。

三、筛选发布

通过东南网内部严格筛选,符合要求的作品将被整理成稿,并在东南网PC端及各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展示。

扫码关注东南网微信,发送“快拍”了解活动详情。



“甜蜜蜜”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玉延(左一)指导贫困户养蜂。受访人供图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福建足迹”暨“福建影响力”系列活动优秀案例展示

城乡数字“鸿沟”缩小福建乡村振兴搭上“快车”

东南网12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年“双11”前夕,三明尤溪县“甜蜜蜜”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林玉正忙着把蜂蜜生产的过程和产品拍成照片,配上精美的文字,发布在网络平台上。

“有了网络,我们的许多优质农产品得以走出大山,让城里人尝着原生态的蜂蜜。”林玉延表示,电商为农产品销售找到了新的渠道,帮助农村脱贫致富。

近年来,福建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极大释放“数字红利”,乡村振兴发展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让更多基层百姓充分享受信息化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网络基建“快马加鞭”

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吴坤培是一名退伍军人,现在运营着“红色下党”的抖音号,他把宁德下党乡的自然风光、生态的种植基地、古村落景观、民俗活动等拍下来,经过剪辑制作后上传到抖音平台,目前已经有近1.6万个粉丝,获得22万多次点赞。

“有不少网友留言要来下党乡旅游。”吴坤培说道,网络成了连接外面的“窗口”,坐在家里能和全国网友互动。这得益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下党乡曾是宁德4个特困乡之一,过去连像样的公路都没有,近年来,该村的网络通信日趋完善,2017年4G和光网实现建制村全覆盖,今年1月开通了5G基站,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开通电信5G乡村基站的乡镇。

5G通了,乡村也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当地电信企业推出了下党村新媒体青年创业计划,贫困户还能享受5G套餐4折优惠。随着粉丝数量渐涨,吴坤培计划开设网店,以直播带货的形式把家乡原生态农产品推荐给粉丝。

多年来,福建省信息通信业扎实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解决信息通信服务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三五”以来,福建实现了全省100%建制村的光纤通达和4G覆盖,全省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

“电商+基地+农户”

电商扶贫铺就致富路

尤溪县板面镇正山村天然林覆盖率达95%,植物种类丰富,加上花粉品种多、面积广,十分适合蜜蜂养殖。2017年,以正山村坑园养蜂基地为示范点,板面镇成立了“甜蜜蜜”养蜂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发展模式,带动三个村的25户贫困户共同养蜂致富。

今年,林玉报名参加了当地的电商培训,积极参与到政府公益平台,并在自媒体进行推广。他还在每一罐蜂蜜上印上微信二维码,借此营销产品。

据介绍,林玉的合作社蜂蜜今年总产量约11000斤,销售额约34万元,25户贫困户每户增收约9000元。

近年来,福建省商务厅持续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优先支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示范县33个、省级示范县11个,实现23个扶贫重点县示范创建全覆盖。2019年,全省23个扶贫重点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13.6亿元,同比增长21.1%。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省各地通过收购贫困户自产农特产品、发展“电商+基地+农户”模式或通过吸收用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1590人增收1135万元,人均增收7100元。

数字技术融入乡村发展

“家门口”享受科技便利

在龙岩市永定区湖雷镇溪口小学,学生们通过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就能同步观看区实验小学名师的课程,享受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

溪口村地处偏远,不少村民外出打工,把孩子也带到了外面读书,溪口小学现在只有5名学生,3名教师,在当地电信企业的帮扶下,光纤和教育盒子走进了学生的课堂,现在师生只要打开电子屏幕,就能获取超万条的视频内容、超百门的教育课程。

数字技术也在推进乡村农业生产领域的变革。今年,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福建“农业云131”信息综合服务工程、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生产指挥调度系统等农业数字化纷纷亮相。其中,2019年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福建“农业云131”信息综合服务工程项目建设,编制涉农信息化资源“一张图”,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

据介绍,我省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新装备,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改造,初步摸索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道路。

相关链接:

活动专题://www.fjsen.com/zhuanti/node_302113.htm

案例征集入口:http://fjnews.fjsen.com/2020-06/23/content_30359617.htm


家长们收集了大量的材料和数据,发现韦纳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东南网记者 冯旭 摄

东南网12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文/图)10月20日,福州韦纳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突然关停,猝不及防的家长们陷入慌乱。此后,韦纳教育数次发表声明安定人心,并与多家培训机构联手出台了分流方案,但部分家长并不满意,他们认为福州韦纳教育的财务状况存在不少疑点,要求彻查福州韦纳教育的资金问题。

福州韦纳教育关停

不少家长损失惨重

福州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去年选择了韦纳教育,一次性交费19000多元买入一年的课程。去年年底,客服开始宣传活动优惠,王女士再次购入了一年的课程。没多久疫情来袭,韦纳教育停课数月,今年5月才开始线上授课,7月恢复线下课程。但来上课的学生很少,部分校区开始关停,学生合并上课。

10月15日,韦纳石狮校区发布停课通知;10月20日,福州也传出“韦纳倒闭、负责人跑路”的声音。然而韦纳教育董事长章仙锋一再发声,表示正在全力以赴争取资金注入,并言辞恳切地声明“不跑路,不关停,韦纳与大家同在”“我们一直在努力”。紧接着,韦纳福州各校区、宁德校区相继停课,而韦纳教育的说法变成了“实在无法挽回时将不得不宣告破产清算”。于是家长们都慌了神,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投诉。这时,王女士还有2万多元的课时没有使用。

分流方案不如人意

财务管理疑点不少

11月起,韦纳教育相继发布分流方案,由福州励步英语、吉的堡少儿英语、贝尔机器人,以及宁德优诺教育、石狮韦纳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机构为韦纳学员提供教学服务。与此同时,福州市教育局也联手新东方、瑞思、爱蓓、约克等机构出台了多种分流方案。然而,一些家长们实际咨询后并不满意。

“贝尔机器人的分流方案里说免费72课时,只需缴纳500元建档费,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位家长代表向记者展示了相关分流方案以及与机构老师的微信聊天记录,课时量较少的学员只有前20次是纯免费,剩余课时要购买4000多元的课包才能继续完成,课时量较多的学员则需按比例支付费用,将韦纳课时转化为贝尔课时。这位家长还剩200多个韦纳课时,需要再交8000多元,首期先交3000元才能开始上第一次课。

家长们反映,他们发现韦纳教育的财务管理疑点不少,除收费后基本不开发票之外,接收家长们交费的账户有30多个五花八门的名称,其中只有福州市晋安区韦纳教育培训中心具有办学资质。记者注意到,这些收款账户除以韦纳命名的多家教育咨询公司外,还包括鼓楼区某书店、仓山区某文具店、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等,还有企业法人张兰英、董事长章仙锋的个人账户,以及韦纳顾问个人账户。有的家长报名时的入学协议、交款账户和收款收据上,甚至出现了3个不同的企业名称,其中两家并无对应的工商注册信息。

部门建议法律维权

直通屏山持续关注

记者向相关部门了解情况。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应急科邓先生告诉记者,近期接到过三起关于韦纳教育的投诉,两起是关停前的退费问题,该局按消法规定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关停后的投诉还有一起,因为机构已经关门,负责人联系不上,建议消费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邓先生表示。

福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培训机构收费时段问题是由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教育部门没有执法权,更无法介入经济问题,家长们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走法律程序。晋安区教育局也在信访答复件中表示:“如该公司涉嫌诈骗,建议保管好相关证据,依法律途径理性维权。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韦纳教育机构对此事的处理进展。”

方先生告诉记者,家长们已向公安部门报案,却因证据不足无法立案。有家长准备起诉,发现已经没了起诉主体,因为收款的文具店已经注销,协议单位“韦纳教育培训中心”并不存在。

就家长们的疑问,记者在发稿前分别联系了福州韦纳教育法人代表张兰英及董事长章仙锋。张兰英未接电话,章仙锋表示目前仍在跟其他机构谈接盘事宜,不接受采访。关于此事的进展,东南网直通屏山将继续跟进关注。

漳浦OTO税收主题公园获评全国示范基地 逾50万网友在线观看授牌揭幕实况

东南网12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陈志远 卢丽娟 马伊骅 通讯员 蔡燕美) 近日,由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主办,国家税务总局漳州市税务局、漳浦县人民政府承办的“12·4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授牌揭幕仪式”在漳浦OTO税收主题公园举行。本次活动由东南网同步全程直播,吸引了50多万网友在线观看互动。

据了解,该主题公园被评为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是该园运用“互联网+税务”思维,创新性地引入“OTO”即“线上线下”的概念,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贯通的税收主题公园。该园的建成,极大地改变了以往税收宣传、税法普及持续性不强、场所不固定的问题,使税收普法教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成为税务部门开展各类税收普法的重要阵地。“漳浦OTO税收主题公园是福建税务系统倾力打造的普法教育示范‘税务样本’,通过多方位、立体化开展税收法治教育,普及税法知识,倡导诚信纳税,和谐征纳关系,成为展示地方税收普法教育成果的重要窗口。”福建省税务局二级巡视员周元福表示。

心上榕城情牵之地

第三届“印象·福州”大赛获奖者畅谈家乡

东南网12月15日讯(本网记者 余雪林) 你心中的福州是什么样的?“福州有好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觉得福州很适合生活”“福州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第三届“印象·福州”大赛书画、征文、摄影、华语演讲大赛(下简称“印象·福州”大赛)征文组(13~18岁新马、港澳赛区)、摄影组、华语演讲组特等奖获奖者,华裔学生刘谊恒、林宥安(Eugene Lin)、刘金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别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印象。

“我是马来西亚华裔,出生于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美里市。我也是个福州人,在双亲和祖辈的影响下,耳濡目染地学习了许多福州传统文化。”刘谊恒说,“正因为身处具有浓厚福州文化气息的家庭,所以在创作征文作品《福州,改变了他的一生》时并没有什么困难,感觉就像是把自身经历以文字的形式分享出来。对于不明确的福州故事,我都会去向祖父母求证,也会在网络上查找故事的由来。”谈及参赛原因时,刘谊恒表示,身为一名海外福州人,他想通过写作向福州人说出自己对福州的心里话。

来自美国的华裔学生林宥安今年15岁,自小在美国学习生活,直到去年才跟随家人回到祖籍地福州,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每到周末,林宥安总要和家人出门走走。“那天傍晚,我和家人一起去走福道,走了三个小时才到高处。看到夜幕下的福道,感觉它就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愈夜愈美丽!福州的夜晚仿佛变成了另一个城市,另一种景象,让人恋恋不舍。所以,我掏出手机把这美丽的一幕定格。”他说。

和生活在福州的林宥安不同,来自马来西亚砂拉越州诗巫市的华裔学生刘金祥鲜少有机会回到家乡福州。他说:“在参赛作品《情牵福州》里,我讲述了第一次与全家人前往福州探望上大学的姐姐,并开启‘寻根之旅’的故事,当初那份激动和向往的心情,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其实从初中开始,我就计划着要到中国上大学,而到了福州旅游之后,我越发爱上那里的风土人情、便利的生活和亲切的全中文环境,让我更加坚定在高中毕业之后申请到中国大学就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