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售后服务!你的花式提问,“菌草爸爸”回答了

来源:福建日报微信 | 作者: | 时间:2021-03-04

热播剧《山海情》

让很多人认识了

来自福建的菌草专家“凌一农”。

他把“水花”喊成“水发”;

是在粪肥面前纹丝不动的耐臭达人;

也是让网友嗷嗷喊着要种蘑菇的带货能手。

教授不在江湖,

但江湖一直流传他的传说。

现实中的凌一农教授原型,

正是来自福建农林大学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林占熺

传闻背后,

现实中的林教授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林占熺教授的故事远比电视剧里的要热血。

其实现实中还有

千千万万科技扶贫工作者

和林教授一起战斗在扶贫一线,

默默为祖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做出贡献。

人们所认识的往往是扶贫工作者的群像,

他们大多不为人知,

但正是这些传闻中的人,

通过科技扶贫

帮助数以万计的农民

看到脱贫的希望、找到致富的途径。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远未结束。

2021年2月21日,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的形势下,“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全国两会期间,乡村振兴话题也成为来自福建的代表委员的关注重点。

▲全国人大代表陆銮眉今年的建议,就是围绕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展开:“站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充分利用闽台‘五缘’优势,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加快农业机械化,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郭文圣建议:“乡村要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通过建设产业基地,发展特色产业,精准对接人才需求。既要提供优惠政策和平台,深入挖掘和培育本土人才;也要以制度创新和优质服务,引进高层次人才;更要整合在外乡贤的项目、智力、资金等资源,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农村建设,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两位代表委员都不约而同提到乡村振兴中人才的力量。

正是那些扎根乡村

的科技扶贫工作者

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远。

他们出现在传闻中,

更踏踏实实奋斗在扶贫一线。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

总有一群脚踩黄土,

却仰望星空的人。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意趣实验室

摄像:倪斌 游筑波

记者:郑璜 张辉

剪辑后期:李诗棋

策划:郭金铭 李诗棋

审核:陈煜晃 刘国军 倪斌 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