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福州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它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是福州文化的代表名片之一,也是福建省第六批非遗。为了传承好福州油纸伞传统技艺,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从2018年起积极开展艺术实践,为了迎接即将在福州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该校创新表达形式,用福州语歌曲——《伞面上的福州》唱响福州油纸伞技艺的传承之歌。
油纸伞非遗传承人严磊在学校开展教学 学校供图 2018年,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成为“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进校园活动基地。在非遗传承人严磊老师亲自指导下,孩子们了解福伞文化,传承传统技艺,开展艺术实践,品味“坊巷·纸伞”特有的意蕴与美感。 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油纸伞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 在严磊老师的指导下,学校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校外研学、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传承活动。为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到来,孩子们以“伞面上的福州——五福临门迎世遗”为主题开展油纸伞创作,孩子们描绘闽都古韵、时代新貌的绘画创作。学校更通过美术与音乐的融合,创新校园美育新样态,扩大福州油纸伞技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校王晶老师与福州语歌曲协会赖董芳老师共同开设了《伞面上的福州》双师双非遗课程。 同学绘制油纸伞伞面 学校供图 前不久,王晶老师经与赖董芳老师商议后,决定进行一次双非遗合作,用福州语歌曲来演唱传承好福州油纸伞的魅力,为世遗大会造势,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争当非遗福州油纸伞传承代言人。 福州语歌曲《伞面上的福州》歌词 赖董芳作 《伞面上的福州》分为A、B两段式,大调式,歌曲亲切、生动,充满孩童的天真与烂漫,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穿梭于古老的坊间,游走于熟悉的物品中,对话古今,穿越未来,重拾乡愁,陶冶性情。伴随着熟悉的乡音,撑一柄油纸伞,漫步在那榕荫如盖、茉莉香飘的烟雨坊巷,如画福州的诗情画意胜景仿佛就在眼前。歌词中,青青的橄榄树、香飘四方的茉莉花、睿智聪慧的徽因姐姐、浓郁米香的鼎边糊等等福州特有的人文、物产都传递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既让外地游客向往,又让游子再忆悠悠乡愁。 校长林彤(左三)向老师展示福州油纸伞 学校供图 校长林彤介绍,2020年,学校被福州市教育局确定为福州市中小学美育基地校(工作坊),通过福州油纸伞技艺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地方非遗的匠心魅力,让艺术之美找到了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陶怡了情操,培养了同学们热爱自己家乡之情。此次用福州语歌曲唱响福州油纸伞非遗的魅力,是守护文化之根,传承民族之志的一次创新,今后,还将继续挖掘新的形式,讲好福州油纸伞的非遗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