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馆长讲党史”系列融媒体采访活动启动 东南网5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陈晖) 为更好地发挥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作用,更好地利用相关文物,深挖背后故事,从细微处展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华章,讲好党史故事,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指导、东南网主办的“百名馆长讲党史”系列融媒体采访活动近日启动。采访活动将以短视频产品为主,拍摄制作出创意、创新、多渠道分发立体的新媒体产品,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该系列报道将选择福建省市区县100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地标,制作播出以短视频为主的新媒体产品,涵盖中国福建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等各时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采访内容包括以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代表性馆藏文物为落点,请馆长介绍文物及其背后的党史故事,讲述与本地相关的党史故事或地点、人物等,以小见大地诠释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亲民、爱民、为民的理念。 系列采访视频将在学习强国、央视频等央媒平台,东南网、东南网微信、海峡网、闽南网、新福建、福建日报全媒体、中国文明网福建频道、文明风网等省媒平台,视频号、百家号、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快手等商业媒体平台进行推广。 扫码进入活动页面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曹克信: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曹克信正在测试新研发的系统。东南网记者 余琳艳 摄 东南网5月15日讯(本网记者 余琳艳 文/图)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产业工会“行业工匠风采”第三季,运用镜头结合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挖掘人物故事,展现工匠技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等,促进行业发展,让“工匠精神”真正地深入人心。本期视频讲述电子信息产品专家曹克信的故事。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弄明白匣子为什么会唱歌。我的梦想就是成为电子技术方面的专家。”因为小时候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激起的好奇心,曹克信用大半辈子投身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工作,这一做便是38年,而工作早已成为他热爱的事业。 在研发拉曼光纤传感火灾报警系统的过程中,曹克信并没有局限在行业标准内,“在系统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提高空间分辨率是个最大的难题。国家标准的空间分辨率是3米,业内是1米,我们公司的目标是0.1米”。在常人眼中追求事物的极致是近乎病态,然而在匠人曹克信的眼中,这是必修课。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团队研发的拉曼光纤传感火灾报警系统在2018年海峡信息赛中获一等奖。同年,他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扫码了解曹克信的更多故事 扫码点餐,便利还是隐患? 顾客正在扫码点餐。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 摄 东南网5月15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日常生活中,在餐馆里扫码点餐的场景越来越常见。近日,有消费者反映,部分餐厅不提供人工点餐和菜单,只提供关注公众号或进入小程序“扫码点餐”的服务。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回应: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增加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 在商家看来,扫码点餐能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用户担忧的信息泄露问题,商家表示信息为内部保存,不会泄露。但法律专家指出,商家通过扫码点餐收集信息的做法是一种过度索权的行为,如果只提供单一点餐方式,一定意义上也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 扫码点餐给人们带来的究竟是便利还是隐患?本期网事带您关注这一话题。 消费者 便于及时下单 担忧信息泄露 在福州市晋安区三盛i33城市广场一家特色中餐店内,桌面上贴着二维码,顾客需要用手机扫码点餐。扫码后,需要先关注商家公众号,然后在公众号底部的菜单栏内选择点餐服务。 福州五四路一家客家菜馆内,现场虽然有提供菜单,但是点餐时仍然需要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利用小程序点餐,还需提供手机号,输入验证码,成为其会员后,才能进行点餐。 正在点餐的市民王先生说:“扫码点餐有利有弊。对我们来说,在就餐高峰期能及时下单,减少排队的时间,有的还可以提前在网上点餐,到店后就可以安排上菜了。不过,有些商户需要输入较多的个人信息,像手机号、生日、性别等,还要注册会员,手续上比较麻烦。输入过多的个人信息,也怕会泄露。” 家住福州市鼓楼区的消费者王女士说,扫码点餐本来是出于便利性的考虑,但是商户如果借此收集顾客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就存在很大的风险。 近日有媒体报道,随机走访了100家餐厅,其中72家提供扫码点餐服务,35家需要关注公众号,20家还需要手机号注册会员填写个人信息,不然就无法点餐。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息指出,消费者到餐厅就餐,并无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一些餐厅不再提供人工点餐,要求现场就餐消费者先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再进行扫码点餐,借此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仅违反法律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而且,如果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丢失的风险。 商户 节约人工成本 信息内部保存 针对扫码点餐,一些餐饮商户则表示认可,认为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扫码点餐的推广对餐厅而言,不用一个个到桌前点餐,直接扫桌上的二维码,顾客就可以自己点餐,节省了人工成本,顾客体验也变得更好,高峰期的时候,店里忙不过来,还照顾不到一些客人;扫码点餐也让服务和运营变得更加有效率。”三盛i33城市广场内一家名为“郑小生”商户的经营者说道。 网友“Byron”也表示,扫码点餐很方便。以前用纸张点餐,服务员拿笔来记录,遇到高峰期根本顾不过来,利用扫码点餐下单,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看菜单,也比较直观。 对于收集消费者信息会不会泄露隐私的问题,有餐饮商家表示,他们用的是自己搭建的云存储,只是给商家提供信息的保存服务,并不会自己使用这些信息,不用担心信息泄露问题。 五四路客家菜馆的商家陈先生说道:“这些顾客的手机号等信息都由商家自己内部保存,绝不会泄露。” 常年从事餐饮行业的林飞则对记者说,扫码点餐技术普及对餐饮行业是利好的发展,有些商户会因为不同的技术版本和研发程序,导致扫码时需要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如果用户有这方面的担忧,商户可以考虑一些更为简化的手续,餐饮行业还是要以顾客为上。“有些商户是考虑到后续利用收集到的大数据进行相关的营销和引流,例如餐厅相关信息推送、赠送积分、客户维护等;还有就是一些提供扫码软件的技术公司想要收集客户信息等大数据,做一些他们公司的后续营销。”林飞说道。 专家 餐饮企业应改进服务方式 监管部门需加以政策引导 针对扫码点餐的话题,记者采访了法律界人士。 福建通享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法学博士吴贤军表示,强制扫码点餐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消费者权利保护两方面问题。就前者来看,扫码点餐的主要目的可能是获取消费者的一些基本信息,这明显侵犯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与《民法典》保护个人信息的精神相违背。“就后者来看,这种强制扫码关注的消费服务方式,对于部分不愿意扫码的消费者而言是不公平的,同时也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吴贤军说道。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还强调,新技术应用不应成为限制消费者权利的工具,不应成为攫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借口,更不应成为阻碍大众消费的壁垒。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不要随便关注一些公众号、小程序或者服务号。这里面经常出现一种营销方式,在你关注注册之后,可能会省几块钱或者给你发一个红包,收到红包就需要提取到银行卡里,为了几毛钱去放银行卡信息,把账号、密码都输进去,风险非常高。” 吴贤军说:“总之这种涉及整个餐饮服务业的强制监管问题,迫切需要由行业协会内部以行业自律来要求餐饮企业改进服务方式,也需要监管部门加以一定的政策引导。餐厅要有基本的自觉,有隐私保护的意识,行业层面更应该严格立规,别让扫码点餐成为隐私泄露的风险源头。” 福建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网络竞赛推出“加时赛” 东南网5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郑晓丹)福建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网络竞赛推出有奖“加时赛”,即日起至5月20日,网友可直接用手机登录活动专题,参与答题。 本次“加时赛”共设置20道题,参与网友随机抽取8道题目进行答题,答对6题即可参与抽奖。本次将抽取20元、50元、80元不等的话费奖励。网友可扫描文后二维码参与答题。 今年3月,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首届福建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网络竞赛,获得广大网友好评,网友强烈希望能够继续推出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活动。应广大网友要求,组委会决定推出福建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网络竞赛“加时赛”。 莆田市第七届广场舞大赛总决赛举行 广场舞大赛总决赛现场 东南网5月15日讯 (本网记者 金晶晶 陈玲玲/文 江瑞鑫/图) 近日,“给妈妈一个微笑”莆田市第七届广场舞大赛总决赛举行,东南网全程直播。 据了解,本次广场舞大赛分为海选赛和总决赛。来自全市的20支队伍参加海选赛,评选出10支队伍入围决赛。近年来,莆田市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活动形式,广泛开展多种群众文化活动,已连续7年举行广场舞大赛,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赢得了较好的反响。举办此次活动,旨在给妈妈们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母亲、感恩母亲的良好氛围。 本次大赛由莆田市委网信办、莆田市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东南网莆田站、莆田市广场舞协会、莆田万达广场联合承办。 漳州长泰线上招聘会直播吸引企业求职者在线互动 东南网5月15日讯(本网记者 李姗姗 卢丽娟) 日前,“乐业长泰”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暨2021年漳州市长泰区线上直播人力资源招聘会活动举行。其中,东南网等网络平台推出的线上直播招聘活动吸引了27家知名企业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与企业在线交流互动,互动答题环节相继送出节能灯、运动服饰等精美礼品,引发直播间阵阵高潮,累计线上观看量达50余万人次。 此次线上招聘会企业用工需求大,包括鸿星尔克、立达信、万晖、安安等知名企业在内,共计提供2103个就业岗位;求职者就业前景广,记者发现在本次招聘活动中,“储备干部”一职广受欢迎,企业更倾向于为求职者提供更全面的锻炼机会;参与热情度高,直播间内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留言、参与竞答,体现了长泰的吸引力。 此次线上招聘会活动由漳州市长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长泰区劳动就业中心承办。活动借助东南网等权威网络平台全力打造的线上视频直播,旨在更加直观地推介长泰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以及辖区知名优质企业,进一步扩大长泰的对外影响力。 133万余人次在线观看 宁德首届“城管杯”知识竞赛网络直播 东南网5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叶伏国)日前,由宁德市城市管理局主办、东南网宁德站承办的首届“城管杯”知识竞赛举行。 知识竞赛以“新时代 新治理”为主题,以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宁德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宁德市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主要内容,分预赛和决赛两个环节,预赛采取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方式进行现场作答,决赛采取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案例分析题等知识问答的形式。 在决赛环节,主办方还通过东南网以全程网络直播的方式在线上与网友进行互动,共吸引了133万余人次参与。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宁德市城市管理局东侨分局代表队摘得桂冠,宁德市城市管理局代表队和寿宁县城市管理局代表队分获亚军、季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