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升中学以美育人 探索出特色发展之路

来源:东南网 | 作者:张立庆 | 时间:2021-05-21

展览启动仪式现场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jpg

展览启动仪式现场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东南网5月21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学校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和“营养基”,去年年底《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美育教育提出新的改革要求,不少地方已经宣布将体育、美育纳入中考范畴,就在许多学校纷纷开始重视美育教育时,“艺术特色”已经成为福州日升中学办学的一张名片。5月21日,福州日升中学第九届师生画展成功举办,结合美术传统,晋安区文体旅游局授予福州日升中学寿山石雕、软木画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学校,建立“庭汉寿山石雕工作室”和“清韵软木画工作室”,学校美育教育再升级。

微信图片_20210521214657.jpg 

展出作品既有学生日常习作,也有大赛获奖作品。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人物肖像素描、静物素描、水粉、水彩、木版画、漆画,现场近150幅师生作品充分展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和较高的艺术表现能力,呈现出学校美术学科强项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和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这150幅作品中,学生作品大多为同学们平时习作,还有入围全国漆画展、福建省教师美术作品展的老师作品。学校连续多年在三坊七巷或福州画院和学校艺术长廊举办师生画展,展示美术办学的实力与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艺术界的一致好评。

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邵东生,福州四中校长陈飞舟,日升中学校长胡孝栋参观展览。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据悉,学校现有初中教学班24个,高中美术特色班7个。学校董事长葛敦宇认为,新时代美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精神境界全面培养。校长胡孝栋介绍,学校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初中所有年段开足开齐课程之外,强调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开设兴趣小组,着力提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高中特色班,高一年段每周各个班级展开两个半天共六课时的美术基础训练,高二年段则开始与高考衔接,高三则向各大美术学院冲刺。

微信图片_20210521213625.jpg

学生作品展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走进校园,处处可见学生的美术作品,在省、市举办的美术画展和比赛中获奖一百多项。通过组织参加、举办画展,激发了广大学生学画的热情,也使学校美术特色放出异彩。在备展过程中,同学们都用一颗追梦的心作画,力争自己的习作上画展,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师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学生画展作品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jpg

画展作品 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正是以美术教育为特色,实现了“优质初中、特色高中”的办学目标。高中美术教学成绩硕果累累,每届高中毕业生本科美术专业上线率达99%以上,学校多人被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八大美术院校录取。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校落户福州日升中学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jpg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校落户福州日升中学。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为传承、弘扬非遗文化,学校结合美术传统,被晋安区文体旅游局授予寿山石雕、软木画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学校。

“庭汉寿山石雕工作室”和“清韵软木画工作室”在学校建立 东南网记者张立庆摄.jpg

学校建立“庭汉寿山石雕工作室”和“清韵软木画工作室”。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董事长葛敦宇表示,福州寿山石雕、软木画是“福州三宝”之一,它们都是国家级非遗,其技艺丰富多彩、精湛圆熟,融合了中国画和各种民间工艺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精华,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等等,因而受到国家大力支持保护,而传统的非遗传承关系又遭到破坏,这些国家级非遗技艺往往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学校多年来积累的美术教育优势,为推动非遗传承提供了前提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能够让学生从年轻时代就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艺术,为将来形成具有本土化的非遗传承特色打下基础,同时也实现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和非遗文化素养的培养,进而能达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