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旧址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闽西苏区·红色福建”线路。近日,记者走进建宁,实地感受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和乡村新貌。

走进红色土地建宁 看乡村振兴新貌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1-07-06

“走进福建红色苏区”系列报道(四)

走进红色土地建宁 看乡村振兴新貌

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航拍 建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南网7月6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今年,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旧址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闽西苏区·红色福建”线路。近日,记者走进建宁,实地感受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和乡村新貌。

建宁县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为依托,建成了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目前,该纪念园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家4A级景区。

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 东南网记者 肖晓敏 摄

忆往昔峥嵘岁月,传承保护红色文化

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位于建宁县城区1.5公里处的溪口街49号,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馆藏文物共有1250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件、三级文物523件。

记者了解到,近期,来自建宁各地的学生,纷纷走进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之旅活动,实地接受党史学习教育,感受党的光辉历程。

在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同学们瞻仰革命先烈留下来的军功章、大刀、长矛、机枪、地雷等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在一件件革命物品和一个个革命故事中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副馆长林晓春说:“孩子们可能一开始对红色文化没什么感觉,但实地参观了纪念馆,听了红色故事后会有所触动。”

多年来,建宁县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和保护,对誉为“小井冈山”的客坊乡水尾村红色遗址群、红一方面军无线电总队部旧址、第五次反“围剿”战斗遗址等进行了保护修缮,正在规划建设中央苏区公园、少共国际师陈列馆、黄坊乡红色研学小镇等项目,致力打造国家级红色研学基地,构成具有建宁特色的红色名片。丰富的红色资源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今年1至5月份,建宁全县共接待红色旅游游客40.3万人次,收入达4.84亿元。

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林长礼向游客推介高峰村。东南网记者 肖晓敏 摄

看今日乡村振兴,农民吃上“旅游饭”

建宁不仅是一块红色革命的热土,也是一方山水润泽的福地。这里景色秀丽、林深水美,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距县城约10公里的高峰村,村里随处可见的是石头,被称为“石头村”。10多年来,坚持优先发展乡村旅游,高峰村“红”了一一省级生态村、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最美村镇……各种荣誉接踵而至。莲花叠水、曲院风荷、夜光跑道、七彩滑道……走进这个林深水美的小山村,一步一景,每一处风景都让人驻足。

林华,是土生土长的高峰村村民。10多年前,他看准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商机,将自家老宅进行改造,开始经营农家乐。现在,每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年利润达30多万元。“搁以前,这是不敢想的事!”炒完菜,林华坐在石凳上乘凉,他说,“小时候,我们家温饱都成问题。”去年,他还承包了原村小学改造后的房子,用于发展民宿。今年“五一”假期,民宿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

高峰村发展旅游,游客来了,村民在家门囗吃上“旅游饭”,腰包也鼓了。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林长礼骄傲地说:“开发旅游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仅500元,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8960元。以前村集体没有收入,如今通过生态补偿、入股分红、发展旅游等,村财收入达4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