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有213个产品加贴“鹭品”标识上市销售 ●品种涵盖米、油、肉、水果等民生大宗产品和土笋冻等地方特色食品 超市内,贴有“鹭品”标识的洛川高原苹果新鲜上架。(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刘伟程 刘启国 图/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除署名外)走进元初食品磐基中心店,在冷藏柜里,一盒盒贴着“鹭品”标识的冰鲜黄牛肉格外显眼,水果摊上个头差不多大小、红艳艳的洛川高原苹果,以及货架上的大红袍茶叶等,也都被贴上了“鹭品”标识。“原来只知有‘供港蔬菜’,现在在厦门的商超也能看见上市标准更严、价位适中的高品质‘鹭品’产品,吃得安心的同时也倍感骄傲。”前来买菜的市民刘女士拿着两盒“鹭品”冰鲜黄牛肉,边结账边对记者说。 厦门80%以上的食用农产品从外地输入,食品安全输入性问题一直是影响市民群众“舌尖安全”的重要因素。2019年,厦门市委市政府明确将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列为食品安全十四大重点工程的首要工程。作为供厦食品标准起草机构,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出台了《供厦食品评定规范》《供厦食品“鹭品”标识使用办法》两项制度,为企业自愿申请供厦食品“鹭品”标识提供机制保障。 记者从市食安联获悉,自今年8月首批“鹭品”产品与市民见面以来,相关产品以其高标准、高质量日益受到市民青睐。目前,已有213种产品经过严格评定,陆续加贴“鹭品”标识上市销售。 制订高于国标的供厦标准 带动食品全链条产业升级 “食品安全标准既是衡量食品安全状况的‘标尺’,也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防火墙’,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市食安办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许国华说,建立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就是要拉高质量安全线,引领和带动输入厦门的食品整体安全水平提升。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部署,厦门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构建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食品安全团体标准,以米、面、肉、食用油等关系民生的大宗食品为重点,制订高于国家标准的供厦食品安全标准。 供厦食品安全标准是如何制订出来的?市食安办常务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饶满华介绍,供厦标准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出台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要求,经过立项、起草、指标对比、数据核验、征求意见、审查等程序,并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审核,才能予以发布实施。每一项标准,均是在市食安办委托下,由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组织行业协会、业内专家和企业代表,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基础,借鉴国际、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供港食品、供深食品等系列标准,依托厦门市标准研究院的标准数据库,同时结合对国家、省、市三级食品抽检大数据的分析,充分听取专家、企业各方意见后研究起草制定的。标准草案还须经市食安办组织专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修改完善后方可进入发布流程,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 据悉,为带动食品全链条产业升级,厦门还将以实施供厦食品标准为切入点,出台供厦食品种养殖规范、供厦食品生产经营相关管理规范等配套标准,将供厦食品先进管理规范延伸至种养殖和生产源头,并逐步覆盖食品全链条;同时,通过供厦食品管理规范的实施,带动和引导外埠食用农产品基地管理水平提升,满足群众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更好地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安全。 “鹭品”成为我市首个全域公用品牌 已建立“标准+评价+品牌”支撑体系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食品抽检。 为推动符合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产品上市,逐步打造供厦食品品牌形象,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还授权食安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鹭品”公共品牌作为供厦食品标识。据了解,“鹭品”也是我市首个全域公用品牌。此外,为加快推动供厦食品上市销售、规范供厦食品评定和“鹭品”贴标,市市场监管局审议通过了食安联提交的《供厦食品评定规范》《供厦食品“鹭品”标识使用办法》两项重要的制度。 “鹭品”的评定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目前,“鹭品”建立了以供厦食品团体标准为基础、以合格评定为手段、以“鹭品”品牌为形象的“标准+评价+品牌”工作模式,构建了以标准体系、评价体系、监督体系为基础的三大支撑体系。 “在基地规模、水土环境、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出品品质,包括全链条追溯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达到要求且申报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厦门元初食品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星表示,“鹭品”标准让企业对产品准入过程的把控有更高的要求,以确保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目前,全市共有213种产品通过评定,获准加贴供厦食品“鹭品”标识,品种覆盖米、油、肉、水果等大宗食品和土笋冻等地方特色食品。相关产品已陆续在元初食品、夏商民兴超市、山姆会员超市等商超上市销售。 供厦食品如何贴上“鹭品”标识? ●自愿申请 申请人向食安联提交申请书、证照、产品介绍等申请材料,并对其产品符合供厦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自我声明。 ●现场评审 食安联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对申请人的食品生产经营环境条件、工艺流程、质量管理等进行检查,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查结果形成报告,提交供厦食品安全标准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 ●授权使用 标准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后,食安联将与申请人签署合同,授予“鹭品”标识使用权。 贴有“鹭品”标识的中绿大米产品将在大润发超市以及企业的线上平台销售。 目前已发布42项“供厦标准” 平均每个产品有31项指标严于国标 据市食安联介绍,截至目前,厦门已制订发布42项“供厦标准”,其中《短保质期糕点出厂检验和留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为全国首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卫生规范、分餐制管理规范、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管理规范等多项标准为全省首创,“土笋冻”供厦团体标准将上升为福建省地方标准。 在42项供厦标准中,16个农产品标准共有500多项安全指标严于国家标准,平均每个产品有31项指标严于国标。以最常见的水果——苹果为例,由于担心农残超标,大多数市民会选择削皮吃果,“鹭品”苹果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要比苹果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多了整整37项,食品安全指标要大大严于国标。在沃尔玛厦门山姆会员商店内,记者发现货架上正在售卖的一款甘肃苹果已经贴上了“鹭品”标识,店内工作人员介绍,由于“鹭品”执行了更加严格的农残检测,这款苹果完全可以不削皮直接吃。 同样是水果,枇杷的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也有25项农药残留限量指标严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主要采纳了农业农村部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项目、台湾地区《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等更为严格的标准。 作为厦门第一批申请“鹭品”的商家,沃尔玛厦门山姆会员商店8月以来陆续上架了贴有“鹭品”标识的肉类、水果等食品。记者注意到,在贴有“鹭品”标识的猪肉产品货架正上方,商家专门制作的指示牌上也特别注明:“猪五花肉等10种猪肉产品现已通过《供厦食品——猪肉》标准评定,该标准共有9项污染物和兽药检测指标严于国家标准……” “‘鹭品’意味着严缜的评价过程和高水平的评价标准,它代表食品质量可靠,安全有保障,弥补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台资企业佳格食品(厦门)有限公司前不久提交了在食用油产品上使用“鹭品”标识的申请。企业总经理黄国煌说,“相信高标准高品质的定位,会为‘鹭品’积累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品牌粉丝’,实现品牌形象价值和口碑价值的最大化。” 严格审查保障“鹭品”质量 持续调研宣传扩大影响力 首批“鹭品”上市后,厦门食品行业普遍看好“鹭品”的未来前景,企业提交申请的热情高涨。据了解,全市目前通过供厦食品“鹭品”评定的213个产品,大米、食用油、猪肉、牛肉等民生大宗产品占83.6%。 为发动企业参与评定,市食安联专门制定了供厦食品申报评定指南和规程,通过“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广泛传播,并借助食品安全培训会等场合,向企业介绍供厦标准体系建设情况。目前,夏商、元初、山姆、叮咚买菜等企业均对供厦标准发布进度表示密切关注并积极跟进申请评定。 “我们对申请评定企业进行全面审查,除企业规模、证照资质、自我声明等外,对管理体系认证情况、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等进行重点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通过。”市食安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市食安联也组织专家,对厦门本地申报企业的农产品基地、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并委托检测机构进行了产品抽检。目前,共现场检查企业13家,抽检产品84批次,其中合格82批次,不合格2批次。 “随着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深入,于企业而言,优质产品有了自证品质、脱颖而出的机会;于消费者而言,‘菜篮子’的安全和品质有了更高保障,群众获得感更多、幸福感更实。”饶满华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结合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供厦食品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将发现的隐患及时通报食安联,由食安联指导和帮助企业落实整改,强化风险管控,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一方面主动开展调研,了解“鹭品”生产经营企业需求,从信用激励、追溯监管等方面制定支持措施,激发企业评定积极性,另一方面持续加大“鹭品”宣传力度,扩大“鹭品”影响力,打造属于厦门自己的食品安全金字招牌。 【数据】 ●目前我市共有27家企业的213个产品通过供厦食品“鹭品”评定,其中大米、食用油、猪肉、牛肉等民生大宗产品占83.6%。 ●在42项供厦标准中,16个农产品标准共有500多项安全指标严于国家标准,平均每个产品有31项指标严于国标。 【亮点】 “鹭品”标识 标识中最抢眼的是振翅飞翔的鹭鸟形象,象征“鹭岛”和“鹭品”;标识右侧的“点赞大拇指”图形象征供厦食品是高标准的优质产品,同时又形似翻卷的海浪,显示厦门海滨城市的特点;图标以金色、绿色为主色调,绿色代表健康生态,金色代表丰收富足,寓意供厦食品带给市民更安全的保障、更优良的品质。
这些产品已通过“鹭品”评定 目前已通过“鹭品”评定的企业和产品包括:厦门元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冰鲜黄牛肉、洛川高原苹果、元童海堤联名大红袍礼盒(160克);山姆会员店销售的枇杷、海南莲雾、猪脊骨、猪筒骨等;厦门银祥肉业有限公司销售的热鲜猪肉、冷鲜猪肉、冷冻猪肉;厦门夏商黄金香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鲜猪肉、鲜牛肉;厦门夏商民兴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红富士、陕西苹果、阿克苏苹果;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生产的老枞水仙LCSX、铁观音XT602等。 【相关】 “一餐一封签” 规范外卖配送 我市这个做法走在全省前列 厦门正在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对餐饮业质量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网络餐饮外卖快速发展形势,今年2月,市食安办指导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率先全省发布了供厦标准——《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更好地保障外卖从后厨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全过程的食品安全。 在禾祥东路旁的一家特色餐厅,工作人员正忙着准备派送外卖订单,记者注意到,在打包外卖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在包装袋封口位置贴上一次性封签。商家表示,门店每天的线上外卖配送量有200多单,为了让餐食从后厨到消费者手中的配送全过程能完好无损,他们在今年7月开始使用“外卖食安封签”,这种“封签”采用的是一次性特殊材质,一旦被人撕开,就会留下永久性的痕迹,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痕迹来判断外卖是否被打开过。 同样,在另一家主营中式套餐的餐饮店,记者注意到,所有外卖包装袋封口的位置也都贴了“用餐前请确认封签完好”的一次性封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今年3月开始使用“外卖食安封签”,几个月来,餐食在配送过程出现的问题变少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也有很大提升。 据了解,《规范》出台半年多来,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累计投放500多万份外卖食安封签。接下来,他们还将推动美团、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在加大外卖食安封签投放量的前提下,规范提升骑手的无接触配送,通过“一餐一封签”的方式,更好保障餐饮外卖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