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网络共识:打“假”短视频 清理不实信息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2-05-06

image.png

2022年5月6日福建日报网事版(12版)主要稿件:

首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火热进行中

网络共识:打“假”短视频 清理不实信息

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举办香港专业人士线上交流分享会

抗疫中的福建民企 为你点赞

春风十里杯中念你 “茶”颜观色正当时

漳浦OTO税收主题公园开展税收宣传

泉州鲤城:云端服务落实税惠红利

首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火热进行中

image.png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 王文青)由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与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福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南网海外部承办,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与福州市教育局支持的首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于近日启动,现面向海内外征集参赛作品,征集活动正火热进行中。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8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参与其中。

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流的新窗口,一代代“丝路人”将这些留在时代印记中的璀璨文明变成了东西方交流的纽带,传播到世界各地。今天,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从古至今文化、经济交流互通的重要见证与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本次“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寄希望让世界的青少年用镜头语言记录下曾经“感动你、启发你、激励你”的世界文化瑰宝,共同对世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海内外学校、社团以及不同国籍的青少年都积极参与其中。本次大赛参与者表示,参加这类面向全世界各国青少年的比赛,可以促进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交流互鉴。

首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大赛官网(http://silkroad.fjsen.com)、官方微信号(17750227729)、官方微博(首届丝路国际青少年大赛)等平台已同步上线,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9月15日,欢迎广大海内外青少年踊跃参赛。

image.png

扫码进入官网查看大赛具体要求。

网络共识:打“假”短视频 清理不实信息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 实习生 黄海霞)搭上地铁,拿起手机,戴上耳机,打开抖音、小红书、B站等App,刷起短视频,成为网友“杨小颖”上班路上的日常举动。十几分钟的车程,她可以刷上几十个短视频,资讯、娱乐、美食、影视等内容一网打尽。近年来,短视频迅速发展,以其短、平、快的传播形态,成为许多网友休闲娱乐、获取新闻资讯和参与社交的重要渠道。然而,不少内容创作者为了博眼球、获取流量、营销牟利等,动起了歪脑筋,频繁进行短视频造假,持续污染网络空间。对此,亟须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打假措施。

短视频造假屡见不鲜 手法多样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亿,较上年增长6080万,占网民整体的90.5%;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03亿,较上年增长8652万,占网民整体的68.2%。

“短视频只有几秒的时间,随时随地可以刷,是消磨时间的一大利器,适合快节奏生活。”网友“杨小颖”认为自己是短视频的重度爱好者,平台推荐的随机性让自己有不停刷下去的冲动,除了在上班路上,中午休息时间、睡觉前都会刷不同平台的短视频,浏览新闻信息。

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一些发布者开始故意编造故事、摆拍,用虚假内容博眼球、制造噱头、借势营销。“杨小颖”在刷短视频的过程中,就发现了疑似造假的内容。她向记者展示了一条标题为“女子在商场突然晕倒,男子放下孩子去救助”的视频。视频中,在商场的手扶电梯前,一名女子走着走着突然倒在地上;紧接着,电梯上一名抱着小孩的男子快速跑下电梯,放下手中的孩子,抱住倒地女子就往外跑,另一名从电梯下来的女子则跑过去抱起男子放下的孩子。这条视频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男子不应该为了救人不管自己的孩子。

然而,不少网友对该视频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好像演戏的”“有点不真实”“都晕了,女的手为何可以搂住男的脖子?”……记者注意到,该视频还被多家媒体官方号转载。“杨小颖”说,作为观看者很难对短视频内容真实性进行区分,许多短视频都是一些软性内容,并非新闻资讯,不会去认真追究,就当是娱乐。

记者发现,此类真假难辨的视频并不鲜见,造假的手法层出不穷,让人雾里看花。有些视频虚构情节,根据剧本摆拍制造“意外”,有些伪装成监控拍摄,还有些通过AI等技术手段对视频进行再创作。记者不久前看到一段声称是监控拍下的视频:几名男子在路上走着,一名男子突然向前跑跳起来伸手做接东西的动作,镜头随之拉近,只见一名孩子出现在他手上。不少网友为男子的见义勇为点赞,但也有网友认为这是段假视频。一段“穿着婚纱的女子,面对一张由名字拼成的肖像画痛哭”的短视频,配上“婚礼上收到前男友送的礼物,新娘看后崩溃”的标题在网上流传,并存在不同女子的版本,同样被质疑造假,但仍在各大平台上被当成新闻进行传播。

不少打着正能量旗号刻意编造出来的假新闻被揭穿。凉山“韩文团队”采用滴眼药水、掐孩子等手段,人为制造女孩流泪场面,主播以资助孩子为名,利用公众爱心售卖假珠宝,实则为自己牟利。2020年高考后,一段“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亲”的视频爆红网络,后被网友发现内容造假,作者却称拍段子是传播正能量。网友编排的“孝感车主参与抗疫后去世”的假视频,称车主在疫情期间帮忙送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后去世,在全网获得上亿点击量。

“每次发生什么事,总会有热心网友刚好拍下视频,太巧合了。”网友“小米糖”调侃道,许多视频显示不是正常监控拍下的,而是有人提前拿着手机在拍摄。网友“暖阳”则表示,过去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现在有视频也不一定有真相,因为个别营销号会为了吸引眼球编故事造假。“剧情是一样的,人物、时间、地点变了。”

各平台举报流程各异 举证较难

记者发现,抖音、快手、微视、小红书等短视频头部平台都建立了查处不实信息的工作机制,并会清理存在不实内容的短视频,但各平台举报内容操作流程不一。

抖音可点击视频右下角的转发按钮,然后点击举报并选择举报理由,平台称举报将在12小时内处理。抖音针对不实信息,建立了发现、识别、打击全流程工作机制。同时,鼓励用户求证、举报不实信息和谣言线索等,开展全民辟谣。

快手可以点击视频右下方的分享转发按钮,找到作品举报的标识,可以对作品进行举报,还可以进入“我的举报”查看举报的受理进度。小红书可点击视频右上方的箭号,找到举报按钮,可选择举报类型中的虚假不实,并对举报进行描述。

不少平台加大对不实内容的清理力度。4月18日,抖音发布的安全透明度报告显示,今年1至3月,清理不实内容17.98万条,封禁或禁言账号1091个。4月13日,快手发布《快手关于打击恶意营销行为的公告》,称近期通过技术手段与人工审核等方式进一步清理各类恶意营销内容和账号,对以社会热点、时政新闻和人物、近代历史人物和事件、未经证实的秘闻传闻等内容进行营销的行为开展了进一步专项打击。快手公布数据称,本次共清理违规视频87336条,处置违规账号3589个。

短视频造假面临举证难的困境。针对《女子在商场突然晕倒,男子放下孩子去救助》的视频,记者尝试进行了举报,不到20分钟,平台便反馈了举报结果。结果显示,基于现有信息,平台暂时无法认定存在违规行为,“举报内容不够有针对性,举报材料不足。”平台在举报失败的可能原因中写道。

有些举报虽然得到受理,但处罚力度却很“温和”。记者看到,某营销账号发布的《外卖小哥投喂》的短视频被包装成新闻,视频内容为一家训练营管得太严,不允许外卖送进去,外卖小哥只能隔着一道铁网喂食订餐女子。该视频获得近万个点赞,1000多个评论,而内容相似的短视频并不少见。记者举报后,平台审核结果称,视频含有违规行为,平台已限制将该内容推荐给其他用户,并没有进行删除处理。

在福州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黄焱玲,不久前同样举报了一条疑似编故事的短视频,最终也因举报材料不足而举报失败。

“平台举报反馈速度挺快的,但对视频真假的判定却没有很明确的规定,需要举报者自己提供证据,这太难了,需要回到现场去调查。”黄焱玲告诉记者,平台举报流程比起以前有很大改善,但还是存在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有些平台在举报结果出来之前,很难找到查看举报进度的入口。

平台应完善审核机制 加强监管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网络直播、短视频乱象的治理力度,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早在2019年,《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出台,明确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针对网络直播、短视频乱象的问题,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提出从严整治通过编造故事、摆拍作秀等手段,营造名媛人设,进行炒作引流等问题;从严整治营造“卖惨”人设,博取同情进行商品推广等问题。

“有些发布者为了追求流量去制作虚假的短视频,以实现流量快速变现的目的,是一种商业行为;还有的发布者是为了让自己一夜之间变成网红,通过造假来哗众取宠,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闽江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戴程认为,行业和平台监管出现了漏洞,让短视频造假有了生存的空间,造假的违规成本较低,部分发布者肆无忌惮。

对此,戴程建议,各方应合力打假,短视频平台需要营造一个清朗网络环境,做好网民的价值观引导,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完善审核机制,加强技术和人工的监管手段,推进甄别造假行为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在短视频内容造假行为上采取更严厉的处罚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此外,他还建议不同平台间要进行合作,共享监管技术,在共赢中发展。监管部门应根据短视频的发展趋势修正政策措施,及时阻断短视频造假的行为。

戴程同时指出,平台对于视频真假判定的边界比较难以把握:“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真人真事可以拍,通过摆拍进行艺术化处理,拍摄娱乐搞笑的短视频也不是不可以。”戴程认为,创作者应该在真假上作出承诺,让受众清楚地知道哪些内容是真哪些是假。

不少网友表示,短视频可以虚构内容,但不能以新闻的形式出现,以假乱真,误导受众。网友“杨小颖”提到,虚构的内容需要增加标识,类似于电视剧常用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同时平台应该引入第三方机制对造假行为进行判定,“是不是造假内容不是平台审核员就能决定,可以组成评审团,由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第三方机构和人员进行综合评判”。

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举办香港专业人士线上交流分享会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 王文青)近日,由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主办、香港福州社团联会青委会承办的香港专业人士线上交流分享会在东南网推出。

本次活动以“香港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内地青年如何把握香港的机遇”为主题,邀请香港专业人士作《香港有哪些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香港不仅仅是亚洲的世界金融中心》在线专题分享,解读香港的教育与就业优势,为闽港青年提供多层次、宽领域的前景展望。

青年学子在听完专题分享后深受鼓舞,表示要紧抓历史机遇,凝聚青春力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展现青春担当,为促进闽港闽澳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福建省港澳代表、新的社会阶层、留学生代表以及华侨大学、厦门大学学生同步在线收看,观看人次约340万。

抗疫中的福建民企 为你点赞

image.png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 黄丽红)三四月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福建广大民营企业快速反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全力以赴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东南网特别策划推出《抗疫中的福建民企力量》专题,聚焦福建各地民营企业彰显责任担当、助力抗击疫情的爱心活动,相关稿件被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广泛转载。

面对疫情 我们愿是那道光

现金、食品、医用口罩、衣物、救护车、医疗器械……福建民营企业用爱心持续助力抗击疫情。“福建多家企业捐资捐物支持家乡抗疫”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本土企业还组织员工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积极参与、迅速融入志愿服务。一家家企业用行动践行了企业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哪怕是点滴“微光”,都能给这个不寻常的春天带来光与热。在以民营经济著称的晋江,不少企业虽然经历着“倒春寒”,却仍伸出援手,支持疫情防控。力绿集团向多方捐赠了现金、防护服、食品等抗疫物资。“隔离不隔爱。疫情当前,作为政协委员,我们希望能用我们的方式为防疫工作尽一份力。”晋江市政协委员、力绿集团总裁吴鸿岩说。

疫情发生以来,泉州开发区许多企业家踊跃捐资赠物,并带头奔赴一线,勇当抗疫急先锋。腾趣电商负责人黄耀腾在忙碌的同时,不忘身处一线的抗疫人员:“我知道他们会很辛苦,捐赠只是尽一份企业的心意,没啥大事。”泉州九牧王、特步、太平洋等一家家企业向泉州市以及开发区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捐赠现金、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等,总价值超千万元。

“作为家乡企业,我们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泉州加油!”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介绍,为保障防疫物资的更大需求,恒安集团开足马力生产消毒湿巾、口罩等防疫产品。

福建昇辉建筑集团为宁德霍童、金涵、七都、漳湾等乡镇捐赠N95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用于基层抗疫人员的日常防护,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助沪战“疫” 我们拧成一股绳

上海的疫情牵动着福建人民的心。在助力本省抗击疫情的同时,福建多地的民营企业还捐赠了一车车的抗疫物资驰援上海。

一辆辆货车从恒安集团全国多个生产基地连夜奔“沪”。“你们守‘沪’,我们守护你!”恒安集团总裁许清流表示,上海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恒安集团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助力上海抗疫早日胜利。

劲霸集团捐赠“天使战甲”无偿助沪战“疫”。“天使战甲”是劲霸集团旗下公司劲心劲意3月28日为解决晋江市医护人员入户采样工作量繁重的难题紧急研发的。

《抗疫中的福建民企力量》专题整合了福建民企助力抗疫的相关视频及图文报道,增强了互动性,当网友点击页面上针筒图案内的新闻标题时,会出现企业捐赠的各种物资攻击病毒的动画效果,象征福建企业助力抗击疫情的力量与努力。专题受到网友好评,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image.png

扫码进入专题

春风十里杯中念你 “茶”颜观色正当时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 蔡秀明)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对春色的探寻和向往是刻入福建人DNA里的密码。早在唐代,茶农就只采春茶,秋冬茶一律留养。“茶圣”陆羽也在《茶经》中开宗明义地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在“茶圣”看来,只有在春天采摘的才是茶,其他季节采的都是树叶子。

近日,福建春意盎然,茶香飘逸,南平、宁德等地相继进入繁忙的春茶采摘和制作季节。什么是春茶?什么是明前茶?什么是雨前茶?春茶只有绿茶吗?春茶是不是越早越好?这些春茶小知识,都将在本期《福闻话》专栏为您解答。对于泡在茶里的福建人来说,春天最盼望的,莫过于那一口新鲜的春茶。在对一杯春茶的鲜爽滋味充满期待的同时,我们也对春茶及那一片片茶山产生了强烈的探知欲望。

茶是春事,春在茶中。或许为暂时的疫情所困,无法出门领略八闽大地的春光无限,但优质春茶,像是使命必达的信使,为我们送抵千滋百味的无边春意。

“你说我听,我说你知”,《福闻话》带您知闽,更懂闽。今后,《福闻话》专栏将持续为读者带来好看、好听的“福”文化融媒产品,让外地游客了解福建,也让福建人更钟情、更热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image.png

扫码浏览本期《福闻话》

漳浦OTO税收主题公园开展税收宣传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通讯员 吕冰 蔡燕美)“你好,我开的这家茶店属于小规模纳税人,那么今年取得的销售收入是否都可以享受免税政策?”

“小规模纳税人取得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是否适用免税政策,应根据纳税人取得应税销售收入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进行判断……”

漳浦OTO税收主题公园近日举办“税收助力 青春筑梦”——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线上行税收宣传活动,已吸引超过5万人次在线观看。福建日报东南网全媒体平台对在线访谈环节进行视频直播,进一步提升宣传覆盖面。

此次活动由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指导,国家税务总局漳州市税务局和漳浦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税务总局漳浦县税务局和共青团漳浦县委共同承办,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紧扣第31个全国税收宣传月“税收优惠促发展 惠企利民向未来”的主题,聚焦青年创业者主体,通过线上访谈、线下游园的方式,围绕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开展多维度、立体式宣传。线上由漳浦县税务局税收业务骨干与青年企业家代表及大学生创业代表进行访谈,就中小微企业、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税费优惠政策进行讲解,并对其涉税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现场为3家诚信纳税企业颁发“漳浦OTO税收主题公园诚信纳税推介企业证书”,主题公园专题展板对企业进行宣传推介;为3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税收志愿者颁发“大学生税法宣传员”证书,搭建税校共建平台;邀请青年创业者代表进行游园学习,宣解税费政策等。

泉州鲤城:云端服务落实税惠红利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 薛逸群 通讯员 蔡冰滢)“多谢税务部门的提醒和帮助,我们顺利享受到留抵退税优惠。”近日,在收到270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后,泉州海悦建设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感慨道。原来,该公司误以为自己不符合留抵退税条件,后经税务人员积极宣传、协助查询并耐心远程辅导,成功发起并完成了退税。这笔退税款能缓解企业眼下资金周转的困难,将用于支付工程款项和工人工资。

据悉,疫情期间,为落细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泉州市鲤城区税务局克服办税厅现场服务暂停、面对面政策宣传辅导受阻、部分干部居住封控区难以到岗等困难,以党建为引领,发扬迎难而上作风,第一时间组建退税减税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减税办临时党支部,实行“驻局值守+居家办公”模式,积极采用线上宣传、云端开课、远程辅导等“非接触式”服务,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政策落实“不断档”,千方百计让政策红利精准落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