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福建日报网事版(12版)主要稿件: 虚假“种草”套路多 “种草”消费需谨慎 虚假“种草”让消费者踩坑。东南网设计 缪林西 绘 东南网5月13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环境配上这个极佳的肉品,绝对值得来打卡……”临近下班,网友林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查看周边饭馆的评价,准备挑选晚上与朋友的聚餐地点。 近年来,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种草消费”风,作为一种新消费业态,无论是明星网红,还是草根素人,都热衷于用“种草笔记”分享某些商品的使用感受。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也越来越习惯在下单前先搜索别人的笔记与测评,以获取指引避免踩坑。然而,“种草消费”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范失序现象,其中最典型的当属虚假“种草”,一些网红通过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介绍或夸大宣传,诱导、误导消费者,名为分享,实则变相营销,破坏了网络生态和市场秩序。 虚假“种草”导致消费者踩坑 “这次的旅游体验真的太糟心了。”网友张女士刚结束五一小长假的旅途。她告诉记者,某博主推荐了一家民宿,晒出来的照片也很棒,令她非常心动,结果一去实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分享的“打卡胜地”都是PS美化过的,真实景观与图片严重不符,不仅环境一般、价格高,服务态度还很差,“槽点”满满。 不少网友都有张女士的类似经历。网友林蔚告诉记者,她喜欢用手机刷美食探店视频,常去福州本地美食博主推荐的一些饭馆,结果也没少“翻车”。“前两天被‘种草’去打卡某家号称福州拉面‘天花板’的店铺,视频里头说得都很好,我按照博主的推荐点了一份套餐,结果光等菜就花了半个小时,号称大骨头熬制的汤底一点也不鲜,拉面里的‘大排’也不是现炸的,在面汤里都泡软了,而且味道太咸,我只吃了几口就走了。” 容易让网友踩坑的不仅仅是旅游、美食方面的“种草”。《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8.2%的受访者有被网络“种草”坑过的经历,61.7%的受访者认为护肤品、化妆品都是网络“种草”容易踩雷的区域。 网友王先生也晒出了自己的遭遇。母亲节前夕,他在某APP上被“种草”了一款网红推荐的化妆品。王先生连忙下单,打算给辛苦的家人一个惊喜。“我老婆和我妈用了两天我买的美白补水面膜,结果两个人的脸都过敏了,找商家协商后给我退了款,好好的节日礼物愣是从惊喜变成了惊吓。”谈起此事,王先生又气愤又无奈。 “种草”背后暗藏灰色产业链 是什么造成网络上的虚假“种草”泛滥?小红书上一位福建知名的旅游博主何悦帅(化名)为记者揭开了内幕。 何悦帅展示了他在某平台收到的一条私信:“你好,我是河南××广告公司,目前有一些优质商品和酒店需要宣传,方便的话留下联系方式,我们电话沟通。” “这种广告公司就是所谓的MCN机构,是介于内容制作者和网络平台之间的经纪人。”何悦帅告诉记者,这些机构会寻求流量达人进行合作。机构先寻找商品进行包装、营销,然后由流量达人推广,机构通过流量渠道分发完以后,根据效果与流量达人分成,收益主要来自广告主提供的广告费以及粉丝的相关消费。 “我这两个月花了好几万元用于推广我们家的优惠活动。”福州鼓岭一家民宿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只靠优惠活动并不能吸引很多消费者。之前自己也尝试过通过发布相关视频来吸引客流,但是效果不太好,一来自己拍摄得不专业,而且发出去的“种草”笔记也反响平平,没有流量。后来通过某些MCN机构的渠道让本地网红来打卡,分享一些“种草”笔记和视频,五一期间立刻吸引了大批游客。 “剧本、摆拍,没体验过就发布,在行业内属于常规操作。”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MCN机构代写代发虚假“种草”笔记,其背后有大量代写代发团队,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写手们根据商家需求,编写煽动力较强的“文案”,“文案”完成后被分发到一些博主、达人手中,借助他们的流量在各大平台推广。一些达人为了利益,根本没试用过该产品就转发,一些探店视频也是根据做好的素材剪辑,加上配音就发布在自己账号上。甚至还有商家盯上了普通用户,通过发私信的方式告诉用户,只要按照提供好的文案复制粘贴,就能获得报酬。 打假要“斩草”更要“除根” 针对这个现象,近日,多地相关部门发布通知,明确将“直播带货”“种草”等纳入监管,回应市场痛点。不久前国家网信办发布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就将规范探店“种草”行为纳入其中。4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直播带货”“种草”等变相商业广告代言行为性质难界定、监管难到位的问题,出台了《商业广告代言行为监管执法指南》。《指南》将以“种草”等形式变相发布商业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广告代言行为纳入监管范围。明确以“种草”等形式变相发布商业广告,导致消费者不能辨明其为广告,并被广告内容欺骗、误导的广告代言行为属于违法的商业代言行为。 记者从小红书方面了解到,从去年底到今年,小红书也开展了多轮虚假“种草”的治理,并于近期发布了《社区商业公约》,将虚假“种草”边界进一步厘清。自2021年12月16日启动虚假“种草”专项治理以来,小红书共封禁81个品牌及线下商户,处理相关虚假“种草”笔记17.26万篇、违规账号5.36万个。 福建枫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彭晓辉表示,《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到,为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平台应将“种草”中具有商业营销性质的内容标注“广告”字样。想要治理虚假“种草”,需要在多环节、全链条上加强监管。平台必须把好关,畅通举报渠道,加强违规处理;相关部门要及时跟进、联动执法,对第三方接单中介进行重点治理,“除杂草”;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手段,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新业态、新模式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 4月排名出炉 东南网“福建省县级融媒体中心”欢迎来稿 东南网5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林瑶 李雅兰)2022年4月,东南网“福建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专栏以坚持“快、准、严、实、细”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清明新风尚、祭奠革命先烈等热点为推荐重点,全省九设区市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荐稿,为聚焦地方工作亮点和媒体报道创新提供了丰富内容。 4月,“福建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专栏发布投稿147篇,其中不乏《感动!建宁这群驰援泉州的“大白”,一路艰辛,一路收获》《太暖了!翔安一封手写感谢信背后,竟有这么多故事》《武平林改20年|与青山为伴!一片丹心守好林》《长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南进场路涉高速公路占道建设获批》《上杭:用特殊的方式让英雄穿越时空与我们“相见”!》等佳作。各设区市依用稿量,上稿情况排名如下:厦门、三明、龙岩、南平、莆田、漳州、福州、泉州、宁德。 县(区)级融媒体中心总稿量位居前列的融媒体中心有:翔安区融媒体中心、武平县融媒体中心、福清市融媒体中心、思明区融媒体中心、集美区融媒体中心、永安市融媒体中心、同安区融媒体中心、新罗区融媒体中心、上杭县融媒体中心、将乐县融媒体中心。 新一月征稿火热进行中,欢迎更多融媒体中心参与、积极投稿,拓展延伸传播力,多角度呈现地方特色,唱响地方好声音。 新版《劳动课标》要求学生到动物园劳动引发热议 东南网5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课标》)。《方案》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明确劳动课“每周不少于一课时”,课程任务既包括日常生活劳动,也包括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劳动课标》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内容要求中提到,五、六年级可以为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这样的安排引发了网友的热议。那么,此类活动应如何实施?家长们该如何配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对于《方案》的这一变化,不少网友都持赞同的态度。大家普遍认为,无论家庭还是校园,都明显存在重育智、轻劳动,重动脑、轻动手的现象。现在的中小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劳动的机会很少,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不爱护小动物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让劳动课重回义务教育课堂,不仅必要,而且迫切。但要上好劳动课,关键还要靠学校用心组织,让孩子们真正参与其中,不能流于形式。 记者从多所中小学了解到,生产性劳动不少学校都在各自开展,如福州华南实验小学在校园里种植了花生,寓意让学生通过勤奋努力,结出硕果;福州宦溪中学开发了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宦溪山情水韵》和《劳动观察日记》,确定“耕读传承,五育相通”的劳育课题,生物老师带领同学们观察作物的根茎叶,了解作物的生长,美术老师、地理老师、化学老师等都依学科融进耕读主题。当瓜果成熟时,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了“瓜果丰收谈苦乐”主题活动,在思政课老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同学们品着瓜果,畅谈劳动的感受。 不过在记者的采访中,有网友表示,简单的生产劳动可以参加,但一些服务性劳动可能就难了。特别是到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开展劳动存在一定的风险。网友“眨眼的星星”说:“我还是比较担心孩子们去动物园参加劳动的,一些动物看起来温顺,但有时也会突然发脾气,还是有点危险的,建议学校与动物园做好沟通,选择一些不会产生危险的动物,进行投喂食、清理笼舍之类相对安全的劳动。”网友“梅子”很赞同开展此类服务性劳动,她说:“开展服务性劳动的主要目的是对孩子们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让幼小的心灵懂得尊重动物的生命,不虐待、不遗弃小动物,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去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懂得善待他人、善待弱者、善待自己。” 对于到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开展服务性劳动,学校表示,虽然意义很重要,但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的指导。福州素馨小动物保护中心负责人素素告诉记者,他们近期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师生党员志愿者志愿劳动的合作,同学们为流浪动物提供毛发护理、卫生打扫、食物准备、疫苗接种等专业服务。此前,他们也为部分中小学开展过志愿劳动服务,但在内容安排上会以较为安全的劳动为主,比如为动物准备食物、打扫清洁基地等。劳动过程中会侧重向同学们讲解一些保护动物的知识,帮助同学们学会尊重生命。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韩云珍表示,五、六年级同学到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开展服务性劳动,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尽量选择一些不具危险性的动物园或者流浪动物救助站开展服务性劳动。“一些动物可能看起来比较温顺,但是面对陌生人,它的自我保护意识会更强,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攻击性的行为。”她建议,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性劳动前,首先要请专业的老师提前做好相关功课,传授如何与动物友好相处等科普知识;其次要与动物园或者流浪动物救助站建立劳动服务的详细方案、标准、流程,明确具体事务内容;再者建议要有家长志愿者陪同,确保有成人能够照看孩子,避免意外发生。 东南网推出护士节系列报道 致敬奋战一线的“平凡天使” 省立医院护士吴艳带领舱友们跳起有氧关节操。受访者供图 陈兰儿、陈萍、周燕在方舱医院为老年患者抽血。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5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护士节到来之际,东南网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平凡天使”,走近当代的“南丁格尔”,记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温暖故事、抗疫经历,致敬这群默默奋斗在医疗一线的“白衣天使”。 自4月7日福建第一批援沪医疗队员出征,至今已有一个多月,医疗队总人数已近2000人。他们当中,护士占了大多数,许多人都曾参加过援鄂、援莆。一个月来,他们奋战在援沪一线,用自己的温柔和细心,发挥各自的智慧,让方舱生活丰富起来,用爱和温暖洒满方舱。 在上海世博方舱医院,省立医院护士吴艳带领舱友们跳起活力十足的有氧关节操。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心。在方舱里,护士们还为过生日的舱友们送上贺卡、食品、手工小礼物,以及暖暖的生日祝福。收到生日祝福卡的舱友“姜姜”在激动之余,写下了感谢信,感谢福建护士们的精心照顾。她说:“你们的温柔和守护安定了这里的每一位患者。我们也许只有一面之缘,但我会把你们铭记在心。” 90岁高龄的老奶奶在方舱医院如何护理?来自福建省老年医院的陈兰儿、陈萍、周燕三位护士,结合自身丰富的老年护理经验为老奶奶提供了贴心的优质护理。老奶奶害怕抽血,她们一边耐心宽慰老奶奶,一边默契配合。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她们让老奶奶的抽血过程尽可能快速舒适。在她们的精心护理下,老奶奶很快康复出院。 每个新生命的降临都是奇迹。从产妇升级为宝妈,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福建省妇产医院护士林平用她的专业知识,帮助了无数妈妈度过产后这段艰难时期。为了帮助产妇解决问题,她常在工位上一坐就是一个上午,经常忘记喝水,过了饭点才吃饭。严密观察产妇动向、及时解决产妇疑难、普及母乳喂养知识等都是林平的工作日常。产妇情绪波动大,她总是用自己的细心和耐心去帮助她们,为她们带去温暖和希望。“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从业20余年,林平始终铭记这句话。每次收到产妇的感谢短信,她都有满满的成就感。 护士节系列报道“平凡天使”,通过采访护士与其服务的不同群体之间的故事,从多个角度展现了现代“南丁格尔”的精神,弘扬了正能量。目前已推出《平凡天使(一)|用耐心和爱心换老年患者的安心和健康》《平凡天使(二)|省立医院援沪护士:他们把爱和温暖洒满方舱》等报道,得到许多网络媒体转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群福建人的青春激荡了五四运动 东南网5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李雅兰)百年风雨路,青春勇担当。今年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传“五四”星火,庆“建团”百年,东南网特别推出《福闻话·历史文化|一群福建人,激荡了五四运动!近代福建为何这么牛?》。 1919年5月4日,是属于青年人的高光时刻。五四运动的爆发,与闽人关系密切。五四运动爆发后,在京的闽籍青年积极参与其中。林长民、冰心、郑振铎、许地山、郑天挺、朱谦之……福建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 福建虽然远离五四运动的中心,但五四运动的浪潮还是波及了福建。当时,福建全省各地普遍举行声援京沪学生的各种集会和游行活动。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浪高过一浪,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在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中,福建青年们也正如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所殷殷期许的,以初春朝日之勃勃生机、新磨利剑之虎虎生气,激情澎湃地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你说我听,我说你知”,《福闻话》带您知闽,更懂闽。今后,《福闻话》专栏将持续为读者带来好看、好听的“福”文化融媒产品,让外地游客了解福建,也让福建人更钟情、更热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扫码浏览本期《福闻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