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西红蟳:江海之间的富民美味

来源:东南网 | 作者:萧镇平 | 时间:2022-05-31

image.png

养殖户正在喂养红蟳。

东南网5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薛敏灵 詹照宇 文/图)红蟳,学名锯缘青蟹,因煮熟后外壳呈红色,故俗称红蟳。漳州位于东南沿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历来盛产螃蟹,其中就包括红蟳,历代漳州地方史志均有记载。

红蟳是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沙西镇(以前属漳浦县管辖)的特色产业。“沙西螃蟹”已成功申报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全镇养殖面积已扩大到上万亩,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形成了从苗种培育到产品加工、运销的产业化格局,成为当地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特色产业。

造福一方百姓

清光绪版《漳州府志》记载:蟳,后足阔者为蝤蛑,大者长尺余,随大潮退壳,一退一大。

《漳州市志》记载,青蟹原是海洋捕捞品种,1981年,沙西3个渔民将捕到的蟹苗放在池中养殖,终于养成膏蟹。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农林水局副局长林周兴说,沙西螃蟹养殖历史悠久,至20世纪80年代末由捕捞品种兼为养殖品种,即用海虫间等低值贝类或小杂鱼为饲料,将捕捞到的蟹苗养成大蟹,并逐渐扩大养殖面积。经过数十年发展,终成为当地一个特色产业。

沿沈海高速行进至古雷出口外,再沿省道往沙西方向行进10公里左右,就可见到连片的蟹塘。蟹塘里,养殖户坐上单人小舢板,熟练地抛撒饲料。

沙西海域为东山湾内湾,漳江自西而东,在沙西镇的下埔、下寨入海,为天然的潮汐河口,近岸浅海地势平缓,潮间带宽阔,滩涂土质为黑褐色泥质土,海水无污染且微生物藻类浮游生物丰富,最适合螃蟹生长,沙西镇白衣村、沙西村、屿头村等多个沿海村庄多有养殖。

“我家有3亩多蟹塘,每亩放1.5万只小蟹苗,共放了4万多只蟹苗。”白衣村村民陈光汉说,每年3月份投放蟹苗,蟹苗大约养两个多月,长到1~2厘米长时,就可以先卖一些小蟹,每亩只留5000只左右继续养,到秋天及年底时,正常一只可以长到6两左右,最大的可以长到1斤多重,一年收入四五万元不成问题。

“白衣村共900多户3600多人,农田不多,以螃蟹为主的水产捕捞及养殖是主要的产业。”白衣村党支部书记陈永锋说,养殖红蟳亩产效益平均在1.5万元左右,最高的时候可达2万元,而且在养殖中还可以适当混养一些鱼虾,有些捕捞较早的蟹塘在第二年3月之前还可以再养殖一季的泥蚶,提高经济效益。

“沙西螃蟹风味独特,味道清甜可口,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极高。”沙西镇党委宣传委员翁惠玲说,2014年沙西镇成功申报注册“沙西螃蟹”国家地理标志,这几年,沙西镇十分重视红蟳养殖业的发展,详细了解红蟳的养殖技艺和有利环境,不断加大投入、扩大宣传,实现了规模、技术和品牌的三大跨越,全镇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有水产品加工和营销大户56家。

打造亿元产业

沙西红蟳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种苗培育及养殖成活率低一度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困境。

“沙西红蟳分野生的和养殖的两种,野生的主要‘靠天吃饭’,整个沙西约有上百户渔民从事捕捞,捕获数量有限。”陈永锋说,野生红蟳捕捞,在二三月份是捕捞小苗到池里养殖;而在10—11月则是成品蟹捕捞季,一艘小舢板出去,一两个人作业,一般每天最多就捕个几十斤,有时才捕到几斤,这几年来,野生螃蟹越来越少了。

在白衣村的一家蟹苗场,场主陈宝惠正在查看蟹苗长势,“这是上个月向渔民收购来的蟹卵人工孵化的,你看,已有小绿豆大小了”。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沙西镇三级主任科员、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洪文胜说,目前技术条件下,沙西镇的各大养殖场尚无法通过人工繁殖蟹苗,唯一途径是从渔民手中收购捕捞的蟹卵或是到浙江、广东进蟹苗,这些都限制了养殖数量。

“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洪文胜说,红蟳对养殖环境非常挑剔,水质、水温、咸度甚至放苗的风向都可能影响成活率,还有一些虾池在清池消毒时违规用药也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导致螃蟹成活率降低。

这几年,当地有关部门持续进行生态环境及生态水域的整治与保护,水质变好了,成活率又开始慢慢提高了。

“古雷开发区很重视青蟹产业发展。青蟹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养殖户也开始从松散的传统养殖到有组织的科学化养殖转变。”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农林水局副局长林周兴说,沙西镇正借助整镇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利契机,依托丰富的滨海养殖资源优势,优化沙西螃蟹养殖基地规模,加快培育专业大户、海产品合作社、海产品龙头企业、海产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经营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走特色化、产业化和技术化发展道路,推动沙西螃蟹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

image.png

欲览更多探寻地方志报道,请扫二维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