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一半在闽川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22-09-07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是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地区广为传播的重要基地。 陈晓东 摄

朱熹于1183年创建武夷精舍,在此讲学8年。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资料图片)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庆城路的闽王祠 (资料图片)

东南网9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艳)

新学期刚刚开学,本期《闽人智慧》来说说福建人的学霸养成故事。形容福建学霸之多,古有谚语:龙门一半在闽川。

(壹)

毫不夸张地说,福建茶叶在全国多有名,古代福建学霸的名号就有多响亮。

唐神龙二年(706年),宁德福安人薛令之文破八闽之荒,成为“开闽第一进士”。

宋代时,福建省进士6713名,位居全国第一。

明代时,福建省进士2116名,每百万人口的平均进士数位列全国第一。

清代时,福建省进士1399名,每百万人口的平均进士数位列全国第一。

不仅学霸多,含金量也极高。宋代举行过118次科考,在有籍贯记录的113位状元中,福建籍就占了19位。

绍兴八年(1138年),状元、榜眼、探花都是福建人——状元黄公度,兴化军莆田县人;榜眼陈俊卿,也是兴化军莆田县人;探花叫陈修,是福州闽县人。

学霸们的科考佳话,也一直流传至今。

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1166—1172年),当时的福州府永福(今永泰)县作为一个偏远小城,短短七年内出了三个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

福州府闽县开化里林浦乡,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自林元美始,林氏家人屡登科甲,出现七科八人中进士的科举盛事。

在林浦村头,有一座皇帝赐建,至今显赫依旧的“尚书里”石牌坊,上面记载了明朝林元美及其子孙“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荣耀。

福州城内三坊七巷文儒坊的陈氏家族六子科甲,成为清代福建科考史上的一个奇迹。陈承裘的六个儿子陈宝琛、陈宝缙、陈宝璐、陈宝琦、陈宝瑄和陈宝璜全部登科及第。其中,长子陈宝琛作为“末代帝师”为世人熟知。

(贰)

“学霸之乡”并不是一天建成的。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宋高宗注意到福建人包揽了状元、榜眼和探花,惊奇之余发问:你们福建人咋这么会读书?

榜眼陈俊卿回答:“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这句经典之答彰显闽人智慧,后来遍传天下。

我们知道,福建地理特点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千百年来,山海之间,人们形成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特性。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福建人自然在学业上力求精进,尊师重教、虔诚向学。早在1000多年前,福建人就整起了“义务教育”。

唐代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后,以发展儒学为己任。在担任福建观察使(894年)之后,王潮在福州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作四门义学,即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义务教育”。

唐末,全国经济中心南移。五代两宋,福建成为经济中心地带,促成了福建文化的繁荣,教育获得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

宋崇宁年间的三次兴学运动之后,福建所有府、州、军、县百分之百都设立了学校,达到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普及程度。

不仅官学普及,福建人还特喜欢办书院,在其中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学子。宋代时,福建书院就达到66所,明代福建建立书院170所以上,清代福建的书院有470多所。

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备,一代代文人志士的倾心投入,推动着福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也让民间的重学向学好学风气十分浓郁。

南宋著名思想家吕祖谦,18岁时曾来过福州求学。当地读书学风之浓郁,让他惊掉下巴。

他的诗句“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描绘的是这样一幅全城读书的盛况——

在路上碰到10个客人就有9个是读书人,而且多半是同学或弟兄;夜晚站在街头上一张望,巷南巷北都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宋熙宁三年(1070年)考中状元的福建人叶祖洽也记载:“有不谈诗书者,舆台笑之。”意思就是,要是不爱读书学习,连地位低下的人都会耻笑你!

(叁)

文教兴盛,向学之风浓郁,福建人就差把尊师重教刻在脑门上。所以开学时,那叫一个仪式感满满。

以私塾为例,开学第一天,塾师会率领学童向先师行礼,然后按年龄大小依次向塾师行礼,拜见师母,随后同学们之间要互相作揖。

家长们还会为学童们准备各种好物,比如“学霸特供聪明葱”“一块高升的高升糕”“虚心学习专用灯芯草”“太平必备鹌鹑蛋”“一沾就坐得住的调皮小孩必备麦芽糖”和“勤学苦读牌芹菜”等等。讲究这么多,孟母看了都想给个“一键三连”。

古代福建学子们的文房装备,也炫酷到让广大天下读书人艳羡。

以最重要的图书为例。福建学子书包里的建本,在宋时,可是泉州港用以与新罗交换人参、布匹的主要商品之一,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书中自有黄金屋”。南宋时福建建阳麻沙,是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被誉为“图书之府”。刊印的建本,与浙本、蜀本齐名。

读书写字最重要的用具是纸张。福建的玉扣纸十分出名。明朝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曾这样评价:“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

宋应星夸的是福建玉扣纸,宁化、长汀均盛产玉扣纸。光看纸的名称,就知道不是一般纸品能叫的。能称得上“玉”,纸张自然是极为洁白光润、光滑柔韧的。

见过价值连城的毛笔吗?福建安溪就有。自明朝嘉靖年间始,安溪蓝田就是有名的“毛笔之乡”。

白色的优质山羊毛,最是柔软匀称、锋颖细长,呈现出透明的玉白色,而毛之上品要数黄鼠狼尾尖上的毛,独特的柔韧与弹性在书画方面表现出了极其优异的行云流水,使得单用这种毛料做出的“狼毫”价值连城。

福建的石砚,也是有名人背书带过货的。大文豪苏东坡对福建建州砚评价很高,曾说“作砚至美……然至益墨”。将乐龙池砚,发墨细腻不伤笔毫,是珍贵的文房瑰宝。成语“程门立雪”的男主角、著名理学家杨时,最爱用的就是家乡这一名砚了。

福建学子最幸福的是,他们还能用到贡品级的文房第五宝——漳州八宝印泥。它始创于清朝康熙年间,高档品是皇家贡品。色泽朱红,鲜艳夺目,阴雨不霉,印迹清晰,永不褪色,是中国三大印泥瑰宝之一。

文教兴盛,学霸辈出,福建也因此涌现了大量的杰出人物,他们在文学、历史、科学、艺术、书法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先辈们向学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督促和鼓励着后人,一定要将学习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作为提高本领的途径,“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