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永不停歇的脚步——访龙岩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高俐

来源:爱尔眼科医院 | 作者: | 时间:2022-10-31

每个人都会生病,不可避免地需要跟医生打交道。医生在很多人眼里都充满神秘感,留给外界的印象经常是“严肃、刻板、忙碌、没有情调”,其实他们也有细腻的心思、沸腾的热情、美好的梦想。帮患者解困,为健康护航,门诊、手术室和病房就是他们的战场,这份职业平凡而又光荣、普通而又崇高。让我们走近龙岩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高俐,听听她对这份职业有着怎样的感想,看她怎样守护视界“医”路追光……

a18ff234-4b0a-46cd-8f8b-228ccf9a6ab0_副本.jpg

高俐,主任医师、教授,龙岩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福建省眼科学会常务委员;福建省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委员;福建省眼科学会眼视光小儿眼科学组委员;福建省住院医生规培基地原主任;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第一、二届常务委员;龙岩市眼科学会第二、三届主任委员;ICL晶体植入全球认证医生;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焕晶手术带教老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福建省区白内障青光眼学组副组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福建省区眼底病与功能影像学组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福建省区屈光学组委员。

1_副本.jpg

问:您从医多少年?第一次穿上白大褂是什么时候?

我于1981年参加实习,第一次穿上白大褂;1982年开始正式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这样算来从医40来年,从实习生开始一步步成长,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眼科医生成了我的终身职业。

问:从医过程中,令你最有幸福感、成就感的事是什么?

当然是手术成功,帮助患者重见光明。

我想,这种幸福感和成就感跟别的职业会有所不同,应该比老师看到自己培养出的学生获得很大的成就还更欣慰更骄傲。因为一个人如果永久失明,带来的黑暗将伴随一生,他的个人理想、他的生活质量、他的家庭……都会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而身为一名眼科医生,用我所学、尽我所能去挽救眼疾患者的视力,意义绝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治愈,更能让他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变化,帮助他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迎接未来。

每当术后拆开纱布,看到病人因重新看清这个世界而流露出来的兴奋和激动,那都是我无比欢欣的时刻。这不断激励着我继续前行,为更多患者带去光明。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也是我不变的初心。

问:医患是一对共生关系,从医以来你印象深刻,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多年来接触了无数患者,有的确实记不清了,有的面熟但对不上名字,有的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不少术前患者求助的目和术后充满感激之情的神态,我仍然历历在目,他们让我觉得,自己的专业和努力体现了一名眼科医生的价值,这种感受令我很难忘。

医患之间的连结是一种缘分,他们已经不仅是我的患者,更是我的牵挂。许多患者指定要我诊治要我手术,这种被指定、被需要的感觉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督促着我更加精益求精,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问:你觉得医生除了医者仁心,还有哪些品质是必须要具备的?

一是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但诊疗过程是因人而异的,需要结合患者的眼部情况、经济能力、家庭情况等因素,给出最适合的方案进行治疗。当我们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医患之间就好比架起了心灵的桥梁,接下去的沟通就更加顺畅了。

二是要掌握沟通技巧。每个年龄段、每种职业、不同性格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维认知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患者得了眼疾情绪非常不稳定,有的对治疗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有的看不到、听不见或者不会说普通话存在交流障碍……各种困难都需要去克服。通过沟通,准确地掌握患者的情况,同时也给予他一种宁静的、柔和的力量,抚慰他的内心,帮助他树立战胜眼疾的决心和信心。就像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三是要终身持续学习。医学事业是高尚的,医学使命是神圣的,医学生涯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在飞速发展,眼科医学在不断进步,从观念到诊疗设备到技术手段等等都在更新,不学习你就跟不上。

问:你如何评价眼科医生这一职业?

当医生能解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可以在较高层面上体现一个人的价值。给失去光明的人带来希望,让患者看清这个美好的世界,是每一位眼科医生的责任与使命,也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荣耀。

对医生而言,治好了患者很开心,治不好自己也会非常难过。眼科医学不是万能的,很多眼疾因为患者的认知不足、一再拖延而造成不可逆的视觉损伤,这是令我们感到十分痛心的。所以要不断加大眼健康科普力度,让更多人意识到“早查早治”的重要性。

问:作为眼科医生,你认为当前最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亟需全社会重视的。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这就相当于,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近视。在龙岩情况也大体相似,以新罗区为例,根据龙岩爱尔眼科医院2022年上半年在新罗区40所中小学校开展的视力筛查数据显示,小学生视力异常者达50%多,中学生视力异常者达80%多。这些数据在我们50后60后这代人看来是触目惊心的。

孩子视力低下,不仅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日后还会限制报考大学专业以及影响未来就业的选择。发展到高度近视,还容易产生各类眼底病变,造成严重的永久性视功能损害,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白内障、黄斑出血和变性等。这些并发症都是重要的致盲性眼病。所以,家长千万不能认为,近视不过就是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而已。

孩子近视,除了电子产品普及、用眼强度增大之外,不注意用眼卫生、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也是一大原因。建议孩子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充分接受自然光照;注意读写姿势,保持“一拳一尺一寸”;注意用眼时长,用眼间隔远眺或闭目养神。当孩子已经近视,一方面,要结合医学验光结果,根据眼科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矫正,同时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屈光发育档案,每3-6个月去医院进行视光复查,及时了解眼部发育及视力变化情况,适时进行干预控制。

问:你是否有信奉的格言激励你前行?

我很喜欢清代医学家刘仕廉在《医学集成》里那一句: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所得。从医路漫漫,我以此要求自己不断修炼、不断精进,努力达到“精”和“博”的境界。

问:对于现在,或对于未来,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对于未来,我希望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帮助到更多眼疾患者。因为年龄大了,我也对后辈寄予更高的期望,希望可以通过传帮带培养出更多新一代眼科医生,共同践行“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这一使命,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