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小行星,因福建而名 仰望苍穹,星辰无数。你可知道,太空中有许多颗小行星,是因福建而得名的! 1964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编号为2963号。为纪念陈嘉庚先生毕生倾资兴学作出巨大贡献,1990年3月31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1992年,闽籍中科院院士陈建生发起并组建了BATC大视场多色巡天项目组。1997年11月21日,该项目组发现小行星1997 WD30。2015年,中国国家天文台向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提交申请,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福州星”,获得批准。 陈建生的项目组先后发现了1400多颗小行星。1996年6月,项目组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提议将其命名为“林则徐星”,以纪念“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丰功伟绩。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很快批准了这一建议。 2006年,陈建生将他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97年12月发现的一颗小行星,“送”给了自己的母校福州格致中学。这颗“福州格致星”,是学校160周年校庆的献礼。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观测中心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陈景润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闽籍数学家。这颗小行星获得的永久编号是素数7681,而素数是陈景润先生的重要研究对象。 同样是在1999年,在灿烂的太空群星中,增添了一颗中国科普巨星。国际编号为3704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高士其星”。 高士其出生于福州,是中国著名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的科普文章,引导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宗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