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7日,央视《世界周刊》 播出了“百年前乘风破浪的中式帆船”有关内容的报道,让“厦门号”的故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922年5月17日,一艘以“Amoy”(厦门号)命名的帆船,由乔治·沃德(George Waard)船长、妻子阿玉(Chay Yee Waard)驾驶,带着9岁的儿子博比(Bobby,即Robert Waard),从厦门港出发,历时两年(1922年5月17日至1924年6月3日),航行1万8千英里,先后到达加拿大维多利亚港和美国纽约港,成为第一艘横跨太平洋、穿越大西洋的中国木质无动力帆船。 “厦门号”(陈亚元 供图) 风帆下的爱情与梦想 乔治·沃德,一个出生于荷兰的加拿大籍丹麦人,他的血液中流淌着北欧祖先的激情与梦想。7岁时,他就是荷兰Gallior船上的小水手。在20多年的航海生涯里,他跑遍了五大洲、四大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劈波斩浪。但乔治·沃德并不知道自己的风帆为谁而扬。 直到那一年,他遇到了一个叫阿玉的中国女孩。 阿玉的父亲也是一位船长,拥有一艘载重300吨、船员15名的帆船。作为疍民(即水上居民)的女儿,她结网冶缆,摇橹升帆,船上的十八般武艺无不在行。 1903年左右,沃德和阿玉在溢满花香的香港河畔,相遇、相爱、结婚。之后,他们多半在中国生活,时有穿梭于海上,还到过温哥华。直到驾驶“厦门号”远航前,沃德和阿玉在中国生活了近20年。 这期间,沃德在长江上游做过引航员,在日本—中国香港—加尔各答的定期航线上当过船长。一战期间,还在一艘1200人的蒸汽邮轮上当过船长,航行于华南航线。 沃德在中国的最后一份工作把他带到厦门。作为厦门码头建设工程监督,沃德举家迁居厦门。 可是,沃德并不满足于此,大海和远方始终对他有着更大的诱惑。一个计划逐渐清晰地浮现在他的眼前。1921年12月的一个晚上,沃德向妻子阿玉和盘托出他的想法: 如果驾一艘帆船横穿太平洋,那会怎样? 路是很远,但我认为一艘帆船可以像一艘汽船一样安全。 我们可以花点时间找个地方待下来,看看哪儿我们喜欢,比如,一个20英亩的漂亮的小农场,我们可以过上惬意的日子。 我知道以前没有中国帆船穿越太平洋,所以我们的船会很抢眼,我们可以把她展出,我们试试看,怎样? “厦门号”的诞生 有了妻子阿玉的同意和支持,沃德立即将计划付诸行动。 他等不到工作合同终止的那一天才开始动手,因为帆船必须在1922年4月初造好。更重要的是,在可怕的台风季来临前,他们必须远离中国海岸。 所以,工作外的所有时间,沃德都用来打造新船。 “厦门号”桅杆与船体(陈亚元 供图) 沃德请来泉州惠安的造船师傅,雇人买来樟木和福杉及其他造船材料。 1922年新年伊始,一块32英尺长、6英寸厚、18英寸深的龙骨安装完毕,这是沃德收到的最令他满意的新年礼物。 1922年5月初,工作合同到期后,沃德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船的制造中去。 他请了25个男孩协助完成船体敛缝工作。同时,请来画工从船头到船尾涂成明亮的色彩,舷墙为暗红色,船身配以绿色、黑色、黄色的条纹,整艘船鲜艳活泼。 1922年5月中旬,按照中国传统福船工艺建造的“厦门号”终于完工,停泊于厦门港的海面上。 这艘以其出生地“Amoy”命名的漂亮小船,共耗资5000美元,总长69英尺(21.03米)、船宽19英尺(5.79米)、型深5英尺2英寸(1.58米)、登记吨位23.13吨,而只有3.5英尺的吃水,可以进入几乎所有的水道。 她造型修长,曲线生动,三桅大帆迎风张开,傲然鹤立于环绕着的各式小船中央。 万事俱备,整装待发。 但在出发前,有人发现了一个问题——“厦门号”缺少一双眼睛,一双在黑暗和迷雾中看清远方的眼睛。 对于中国船系中重要的一系——福船来说,船眼睛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装饰,更是福船自我存在的象征。“厦门号”怎么可以忘记这“点睛之笔”呢? 沃德马上找来两块直径约16英寸的樟木板,锯成椭圆形,内圆涂以黑色以作瞳孔,外圆则涂以白色以作眼白,再以上好的白酒清洗之。而阿玉则按照疍民的风俗为船只祈福,只求此行万里,平安顺利。 1922年5月17日早晨6点,太阳自东方海面上升起,风轻,微凉。乔治·沃德一家及3名中国船员,立于“厦门号”船头。 且解缆绳,轻启兰舟。朋友们聚于厦门港码头,挥别“厦门号”,目送她向外海驶去,驶向远方。 第一艘横跨太平洋、穿越大西洋的中式帆船 帆船时代,为了顺风顺水,从中国到美洲必须由东向西,走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西行路线”。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美洲横跨太平洋到中国的航线,受洋流影响,是一条由东向西的单行线。 而“厦门号”作为一艘典型的中式福船,要走的是一条此前中式帆船从没走过的“北方航线”,就是顺着北纬40度到42度的北太平洋暖流由西向东横跨太平洋,抵达加拿大。 这条跨洋路线对帆船的凶险之处在于,受洋流和季风影响,只要稍稍偏航就可能失去动力。作为第一艘自西向东横跨太平洋并进入大西洋的中式帆船,在航行过程中自然会遭遇种种困难。 一天晚上,一条长11英尺的蟒蛇趁着月黑风高,溜到离博比的床铺不到4英尺的地方,沃德船长闻声而动,迅速取出他的左轮手枪,朝着离蛇头18英寸的地方开了一枪,紧接着又补上两枪,巨蟒瞬间毙命于船舱。 第二天晚上,又有一群海盗潜入“厦门号”,准备将“厦门号”翻个底朝天。沃德船长立即出现在甲板上,手里拿着来复枪。海盗们发现船上并无金银财宝,又慑于船长之威,遂打个呼哨扬长而去。 在白令海,船舵两次被狂风巨浪击毁,沃德船长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与阿玉密切配合,在水中连续作业数小时,安装临时舵,保住了“厦门号”的安全。 除了经受惊涛骇浪的考验,“厦门号”似乎很幸运,一路有惊无险地到达了美洲。 1922年9月19日,在离开厦门港124天后,“厦门号”到达加拿大维多利亚(Victoria)港。 人们被“厦门号”的东方魅力所吸引,蜂拥而至。这让沃德船长暂时把梦中的牧场放到了一边,决定沿着美洲西海岸顺流而下,让更多的人一睹“厦门号”的风采。 之后,“厦门号”沿美洲西海岸一路南下,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沿美国东海岸溯流而上。 1923年4月,将要离开旧金山时,一个叫阿尔弗莱德·尼尔森(Alfred Nilson)的年轻水手登上了“厦门号”,两者的命运从此紧密相连。 1924年6月3日,“厦门号”到达纽约,完成了她一万八千英里航海壮举,成为第一艘横跨太平洋、穿越大西洋的中国木质无动力帆船。 “厦门号”旋风 “厦门号”鲜明的中国元素,精良的福船制造工艺,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好奇和关注,“厦门号”所经之处无不引起轰动。 “厦门号”抵达加拿大维多利亚港口,当时国际著名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和他的妻子玛丽·碧克特地登上船和沃德船长一家合影留念。 “厦门号”抵达纽约港,立即掀起一阵“厦门号”热,每天上船参观的纽约市民络绎不绝。 各大媒体也纷纷聚焦“厦门号”:《华盛顿邮报》称赞其为“大西洋第一中式帆船”,《纽约时报》刊登整版文章《一艘来自中国的帆船的航海之路》。 而早在1923年4月,“厦门号”还在旧金山时,英国著名杂志《广阔世界杂志》(《The Wide World Magazine》)详细报道了“厦门号”从厦门到维多利亚124天的航海过程;美国加州《索萨利托新闻报》(Sausalito News)对“厦门号”进行长达30余年的跟踪报道,其1955年8月的报道不厌其详地描述了“厦门号”的制造之精、工艺之美,以及现代化的船上设施。 除了新闻杂志大幅报道,纽约艾纽明信片公司(Artvue)、纽约阿卡米新闻图社(Acme News Pictures)、国际新闻图社(International News Photos)等多家公司分别发行多张明信片,将“厦门号”的故事四处传扬。 一张盖有1952年6月23日邮戳的明信片,是目前看到唯一一张“厦门号”彩色明信片,可以让我们一饱“厦门号”的魅力。 1925年,尼尔森买下“厦门号”,正式成为“厦门号”的第二任船长。据说,后来沃德船长一家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经营银狐养殖农场。 就在这一年,尼尔森在纽约遇到了丽塔·鲍尔(Rita),他们相爱、结婚、生子。1938年,尼尔森与妻子丽塔,曾带着他们的三个儿子,驾着“厦门号”帆船环游世界,一如当年沃德船长一家。 1960年,尼尔森将“厦门号”以1万美元转手他人。据说,一年后,“厦门号”在北卡罗来纳州哈特拉斯附近的一次飓风中沉没。 而早在1924年,尼尔森就撰写了一本《The Story of The Amoy》,讲述“厦门号”帆船越洋的航海壮举,以及背后沃德和阿玉的动人爱情故事。 百年之后,这本小书经本文作者翻译成中文,并以另一本书的形式,引发对“厦门号”的发现之旅。 “厦门号”的故事至今令人回味,是什么让它如此打动人心? 首先,沃德船长与阿玉是一对年龄相差十余岁的跨国夫妻,阿玉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她勇敢、机智、果断,与沃德船长共同掌舵,共同演绎了一段航海与爱情的传奇故事。 阿玉着渔家女儿装、双手掌舵的照片刊登在《纽约时报》头条,一个独立的中国女性形象让人们眼前一亮。 其次,“厦门号”看起来是如此精美而坚固。她船身修长,色彩绚丽,船头高昂,弯曲的台湾樟木让船体呈现出古典的弧度,产于福建深山的福杉让船板散发出东方的芬芳。铁钉和木梢将船体紧紧拼贴在一起,其间的缝隙被精制的桐油灰抹得严丝合缝。船舱内典型疍民的装饰风格,笑哈哈的大肚瓷佛,香炉中的香烟缭绕,无不透出神秘遥远的东方气息,成为西方人眼中的“浮动的东方博物馆”。 18000英里的航行后“一滴水都没渗进船舱”——沃德船长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1000平方英尺的三桅风帆,因为浸透了具有防腐和防水功能的牛漆,变得坚韧紧实;而船尾的巨大气穴,可以吞吐一吨的水,足以抵御海上的狂风暴雨。 正如“厦门号”船头的两只大眼睛,这是一次睁眼看世界、又被世界看见之旅。“厦门号”的传奇经历风靡美洲,她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 九十年后,2011年11月3日,一艘同样以“厦门号”命名的帆船,在船长魏军的带领下,从厦门港开始了环球远征。 历时10个月,航行约2.3万海里,新“厦门号”胜利回到厦门。他们先后跨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穿越狂风巨浪盛行的西风带,绕过美洲大陆最南端被称为“魔鬼角”的合恩角,以及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经受了狂风、巨浪、严寒的考验,完成了“沿着地球的地理形状绕行一周”的环球航行,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帆船环绕地球的壮举,创造了中国帆船航海历史的新篇章。 100年前推动“厦门号”前行的浪花,至今仍旧拍打着厦门海岸边的礁石;100年前鼓起“厦门号”船帆的海风,也一直猎猎作响、未曾停歇。 今天,新“厦门号”不畏风浪、矢志蔚蓝,怀揣着中国梦想驶向远方。 参考文献: 阿尔弗雷德·尼尔森编著、詹朝霞编译:《1922“厦门号”的故事》,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年; 《揭秘!98年前“厦门号”木帆船曾惊艳世界,两代船长留下浪漫爱情故事》,陈冬,厦门日报,2020年4月27日; 《100年前的今天 “厦门号”扬帆美洲》,戴懿,厦门晚报,2022年5月17日; 《“厦门号”,一个世纪前的“诗与远方”》,李艳,福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