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纪念音乐会与声乐教育之花

来源:东南网 | 作者:蒋丰蔓 | 时间:2023-06-27

image.png

音乐会现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东南网6月2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蒋丰蔓)

6月1日,汇聚了省内老中青三代声乐艺术家、教育者、爱好者的“薪火相传——纪念片冰心老师诞辰100周年音乐会”在福建大剧院音乐厅举办。

这场酝酿、筹备了三年多的音乐会,由福建省音乐家协会、福建大剧院、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主办,采取访谈加表演的形式,以我省声乐泰斗片冰心先生的生平声乐教育为访谈主线,由她的学生作为访谈人,她学生的学生作为演唱人,老中青三代福建声乐人用自己的方式回忆、纪念大师,也讲述了福建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故事,引领观众“亲历”福建声乐界的发展历程。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回忆什么?我们应该传承什么?音乐会后,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回访了参加音乐会的演唱家、声乐教育家,共同追寻引领福建声乐生生不息发展的力量。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可容纳491人的音乐厅里,娓娓道来的深情讲述,极具穿透力的歌声,为观众打开一个唯美纯真的声乐艺术之门。

抱病匆匆从医院赶来参加音乐会的著名作曲家章绍同,出人意外地清唱了一整段《我爱我的台湾岛》,那是他60年前报考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时唱的歌。“当时我从乡下来,坐了十多个小时的车,只穿了一双拖鞋,进考场时只好光着脚,脸晒得黑黑的,片老师打趣地说我是‘放牛娃’。那一幕十分亲切。”章绍同回忆起初识片老师的场景。

章绍同是我国电影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现任省音协名誉主席。福建师范学院是他开启专业艺术教育的起点,而片冰心是他当时的主考老师。

提到片冰心,章绍同拿唐代诗人李贺描写音乐的诗篇“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作比。他说:“她那甜美、动人的歌声,犹如昆仑山之玉碎声般清脆,也像凤鸣般和美。这歌声让芙蓉也心动得落泪,香兰激动得绽开笑容。”

片冰心的第一个身份是一名声乐艺术家。1943年,她考入当时全国三大音专之一的国立福建音专,后来一路师从薛奇逢、高芝兰教授学习。1956年,片冰心参加由文化部、中国音协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演唱《学文化》《白扇诗》,在首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1977年,在我省举办的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上,她演唱威尔第的歌剧《弄臣》选段《亲爱的名字》和中国歌曲《我们胜利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她演唱的节目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向全国播放。

因为敬仰片冰心教授的艺术风范,在师大时章绍同就常常找片老师“开小灶”。此后,两人在同一个文工团送教下乡,共同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

“片老师的人生跌宕起伏,她在动荡的环境里始终钟情声乐艺术,她的执着一直影响着我们。”在离开师大后,章绍同仍常和片冰心交流对音乐、对艺术的理解,共同的认知让两人成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交”。

片冰心生长在风景秀丽的福建东山岛上。她自述的文章中写道,总让她想起的,是童年时期夜晚在海滨周围的楼房里、凉台上听音乐的时光。“那里经常可以听到业余音乐爱好者演奏广东潮州音乐、汉剧音乐,有时也有演奏芗剧音乐,有时还有京剧清唱等。”童年的音乐时光开启了片冰心对音乐的启蒙认知,也给她的一生铺就了乐观纯真的底色。

“不管遇到什么磨难和挫折,她始终怀着那颗坚定的‘冰心’,脸上总是带着孩子般的笑容,永远葆有那份童真。”章绍同感叹,音乐融入了片冰心的生命里。“音乐是一个纯粹的艺术,而片冰心是一个纯粹的人,她的爱心源于音乐,用音乐打动人心。”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是幸运的,能够在茫茫人海中遇到恩师。”第二位出场的演唱嘉宾胡薇是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并非音乐专业科班出身的她,在一次校园歌手赛中被片冰心发现,觉得她嗓子好还特别有乐感,便收下了她,利用课余时间给她上课且分文不取。

纪念音乐会上,胡薇选择演唱《梨花颂》。她说,选择这首京歌和片冰心教授给她上的第一堂课有关。

“我当时只是一个喜欢唱歌,但没参与过专业培训的生物系学生。第一次上课片冰心老师给我范唱了《红灯记》,她是学美声唱法的,但她把戏曲也唱得那么好,我就下定决心跟着她学。”

“作为一个歌者,不管是职业还是非职业,应该能够诠释不同风格的歌曲。”这么多年,片冰心的这句话时刻萦绕在胡薇的脑海中,让她定义了作为一名歌者的标准。

对于胡薇而言,踏入音乐之门完全是兴趣使然,但也已成为她坚持多年的一项“专业”。她曾受邀参加我省多台晚会,演唱了福建省海峡两岸一家亲晚会歌曲《有缘便是一家亲》,章绍同谱曲、由她演唱的《告一声老家》获得全省首届福州语歌曲大赛一等奖。

每当有人问她:音乐给你的人生带来了什么?她以“快乐”作答,在扫地洗碗时哼上几句便感到心情愉悦,在舞台上大放光彩感到开心,收到他人夸奖感到快乐。

“音乐就是生活,爱音乐的人一定也热爱生活。”胡薇用一个“爱”字概括片冰心与音乐带给她的能量,“我们从片老师身上可以看到她爱祖国、爱事业、爱家庭、爱朋友,也让我们学会了爱。”

共赴一个“约定”

老师,是片冰心的第二个身份。片冰心曾说:“我这辈子离不开音乐,也离不开学生。”她一直执教,直到90岁高龄。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曾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吴培文被大家称为片冰心的“大弟子”,他曾获得首届上海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奖主角奖,是我国歌剧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63年,他就跟着片冰心学习,与老师的亲密交往60年不曾间断。

“我去片老师家上课,第一件事就是进她家厨房找吃的,老师对我说‘吃吧!吃吧!吃饱了好唱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块馒头都是十分珍贵的,片老师对我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亲。”吴培文简短温馨的回忆,连同屏幕上的旧时教学影像,淋漓展示了一位慈爱而严厉的声乐老师形象。

1952年,片冰心调入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担任声乐教师,并任该系的首任声乐教研室主任。

在儿女们的回忆中,她的床头一直放着专业书籍、纸、笔,有时睡到半夜会突然爬起来掌灯记下她想到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斟酌直至满意为止。对于尚在起步阶段的福建声乐专业教育,她始终不轻易服输,全心投入教学。

片老师给学生们“开小灶”从来分文不取,常常加班加点辅导学生至深夜,她的声乐课堂如同赛场一般从未懈怠……她不仅注重自身教学实践,也无比珍视声乐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以爱才之心真诚待人。

音乐界一直珍藏着一段当年她和曾雨音先生力荐男低音歌唱家吴天球的佳话。当年,吴天球投考福师大音乐系,片老师是主考之一,她和时任音乐系主任的爱人曾雨音一致认为吴天球具备了罕见的嗓音条件,他们无私地将吴天球推荐给华东艺专,为其此后光辉的音乐之路奠定了基础。吴天球1959年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声乐作品演唱比赛获得三等奖,随后留学保加利亚,学成归国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曾担任声乐系主任。1999年,在庆祝片冰心老师从教50周年音乐会上,吴天球特地从北京赶来祝贺。他深情地说,片老师是他永远的恩师。

声乐教学实践性强,对于声乐教育者来说,举办师生音乐会是常事,给学生展示、切磋技艺的平台,也给大众汇报自己的教学成果。从教50年音乐会、诞辰100周年纪念音乐会,两场音乐会相隔20多年,同样的形式,但参与的人更多,也更广了。

坚守在教学一线直至90岁高龄,片冰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由她培养出的学生,又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生。其中,许多人延续了她的教育事业。

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副院长刘淘,在音乐会上演唱了一首花腔女高音《谢谢你亲爱的朋友》威尔第曲。她既是吴培文的学生,也在吴培文的推荐下跟随片冰心短暂学习过一段时间。

“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不同,声乐教学尤其需要因材施教,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刘淘说,正是两位老师为她选定了正确的声部,让她少走了许多弯路,因材施教成为自己教学中最看重的一点。

“福建师大音乐学院有百年的发展历史,追溯回去,现在福建在音乐教育上的师资可以说是由师大培养出了‘半壁江山’,片老师是最早的开拓者、奠基人,我想这也正是大家带着极大的热情奔赴今天这场纪念音乐会的原因。”刘淘说。

“片家军”开枝散叶

片冰心在福建声乐舞台上驰骋70年,享年97岁高龄,因德高望重而声名远播,被业界亲切地称为“乐坛老祖母”。

若是追溯福建音乐教育发展史,她和丈夫曾雨音二人为福建音乐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1952年,福建师范学院拟成立音乐专修科,曾雨音应召受命,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福建高等音乐教育开路人。片冰心也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原音乐系首任声乐教研室主任。

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两人协力配合,使福建师范学院音乐专业的办学层次,经历了从两年制专修科到五年制专修科,再到四年制本科的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从而奠定了福建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片老师的教学观点完全符合现在的潮流,例如气息要畅通、唱歌要高位置,她还喜欢唱民歌、戏曲,坚持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吴培文介绍说,片冰心到晚年时还经常找他了解国外声乐教育的发展情况。

片冰心在《我怎样走过来的》的自述文章中写道:“我认为作为一个声乐工作者必须为建立民族声乐学派努力探索,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声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

片冰心对于音乐兼收并蓄的态度,激励着许多学子自信地带着福建音乐的血脉基因,在与外界的碰撞交融中不断提升自我,日臻精进。

音乐会上,几代学生同台演唱,也展现了福建声乐发展的繁荣景象。

演出临近结束,旅澳歌唱家邢维立偕同三名学生献上了名曲《今夜无人入睡》,把音乐会推向高潮。

邢维立曾为福建省歌舞剧院独唱演员,两度获得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优秀歌手奖。1989年留学澳大利亚,后供职于悉尼歌剧院等,历经20多部歌剧的排练和演出。1992年组成澳洲三大中国男高音,并且与墨尔本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印尼国家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

“片老师的教学是先把喉位、共鸣腔体、气息等基础打好,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虽然我后来走了很多国家,她教给我的技术永远是指导我前进的核心技术。歌剧是更立体的唱法,我们四个人的声音都是歌剧嗓子,事实证明这种声音完全可以走向世界。”邢维立介绍。

刚刚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的省歌舞剧院院长孙砾也通过录制视频表达对片冰心老师的怀念。在全国参加青歌赛之前,他跟随片冰心学习了两年左右。

2002年,孙砾荣获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业余组美声唱法金奖,实现了福建选手在历届大奖赛冠军榜上零的突破。之后,孙砾在各类比赛中连连获奖,先后获得机会与法国、意大利等国艺术家同台演出大型歌剧,在中外80余部歌剧中担任主角,逐渐走上歌唱家的道路,也成为福建声音“走出去”的典范。

孙砾在受访时说:“在北京十几年打拼,我听不到太多福建的声音,我希望有更多真正从福建本土出来的艺术家能走向全国、更大的舞台。”

如今,从一个专职的艺术表演者、艺术家到一个管理者,身份的转变让孙砾更感身上使命和职责的重大。作为省歌舞剧院院长,近年来,他既鼓励剧团里的成员走出去,到更高的平台深造与学习,也带领省歌舞剧院做了很多歌剧、舞剧、交响乐上的尝试,“福建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学习的传统,也有很难得的拼搏刻苦努力的精神,但缺少一个桥梁。因此,我希望通过世界化的语言,能让更多的艺术家来到福建,也让福建的艺术家能够有机会走出去”。

“与过去相比,现在年轻人学习声乐的条件更好了、路径更多了,也有很多的人才涌现出来,福建声乐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女高音歌唱家、省音协副主席唐晓燕也是片冰心的学生。她表示,福建声乐现有的发展是由前人一步步铺就的,片冰心先生是福建声乐近六十年来泰斗级的人物,通过举办这场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会聚一堂的纪念音乐会,既是展示薪火相传的力量,展现福建声乐界的精神风貌,也实现了启迪、教育、学习的意义,让福建声乐的精神力量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人物名片

片冰心(1923—2019):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福建师范大学原音乐系首任声乐教研室主任,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教授,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声乐专业委员会首席顾问,曾被收入《中国歌坛人物》《中外歌唱家辞典》《中国音乐家名人录》《中国高等学校教育专家辞典》等辞书。

她还获得多种荣誉:1983年获福建省文化厅颁发的“指导教师荣誉奖”;1989年获福州市文化局颁发的“园丁奖”;1989年获中共福建省委老干部局、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军区政治部颁发的“优秀表演晚霞奖”;2006年获“福建省精彩女性人物奖”;2016年12月获得蔡继琨基金管理委员会颁发的“终身成就音乐家”奖等。

她倾心教学,硕果累累。70年中,超过万人听过她的课。她亲自培养了1000多名学生,现已成为许多大中专艺术院校的领导、教授、副教授,中学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以及音乐界重要岗位领导和知名艺术家。

记者感言

听得到笑声的音乐树

□林娟

我第一次见到片冰心老师时,她已是95岁高龄。坐在客厅一张大藤椅上,见客人来,问候声如银铃般清脆,笑容大朵大朵漾开,脸上满是孩童般的欢喜。

片冰心老师的笑容是所有见过她的人都难以忘怀的,就如她的名字那般,澄澈纯粹。

她满面笑容的照片印在“薪火相传——纪念片冰心老师诞辰100周年音乐会”的舞台背景上,让这场庄重的缅怀仪式别具温馨的气息,让每位面对她的演员和观众心底仿佛照进了光,油然生出圣洁美好的情愫。

时间强大,沧海桑田。然而,有些永留心底的人与事足以与时间抗衡,它超越代际凝为一种精神力量,难以磨灭。

音乐会上,片冰心老师的一代代弟子以动人的歌声,以对往事的深情追忆,致敬那永恒笑容背后的美丽灵魂,在舞台追光灯里,这位诞辰百年的音乐教育家的形象再度鲜活。

她几经磨难,一路坎坷,然而始终保持乐观坚强,以百灵鸟般的歌声礼赞生命与理想,引领万千观众、学子走进神圣的艺术殿堂;她倾力培育艺术新苗,对学生既是严师又如慈母,树立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新典范,毕生耕耘奉献,终致才人辈出,桃李满园;她始终以开放的心态迎向先进文化,不懈求知,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进而蔚为体系,茁长为音乐教育园地里的一棵“声声”不息的常青树。

《毛诗序》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音乐活动是一种审美过程,旋律直接作用于感官、潜移默化于心灵,音乐教育于陶冶情操、立德树人上不可或缺。终其一生,片冰心都在缔造美育工程,为建立民族声乐艺术学派努力求索。作为福建“乐坛老祖母”,在她的声乐艺术和人格魅力感召下,无数学子、音乐人集结,秉持初心孜孜以求,且代代接续发扬她的教育理念与为师风范,薪火相传的局面打开,福建音乐界越发团结向上,声乐艺术教育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一生热爱一件事,做好一件事,永远面带笑容的声乐艺术家。”片冰心生前的一位老朋友这样评价她。这一评价直接朴素地指向了人性中的至高组成部分——真善美,而执着纯粹往往能焕发滴水穿石的能量。

肉身有涯,精神不朽。愿时间长河里始终有美好的心灵之声奔涌,滋养片冰心老师植下的音乐树不断发枝散叶、向上生长,欢笑歌唱着拥抱阳光。

image.png

章绍同老师深情演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image.png

94岁的片冰心在辅导学生练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